风湿热宣传周(RFW)每年8月1日至7日举行,旨在提高公众对急性风湿热(ARF)的认知。南非心脏与中风基金会(HSFSA)警示:未及时治疗的风湿热可能发展为致命性风湿性心脏病(RHD)。作为南非心脏疾病的防治机构,该基金会强调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其重点防控的心脏病范畴。基金会CEO奈杜教授指出,在中低收入国家(LMICs)该疾病仍广泛存在,而发达国家已基本根除。
肯尼亚心脏国家基金会创始人兼CEO伊丽莎白·加图米亚强调,非洲应彻底消除这种"贫困疾病",敦促公众重视链球菌性咽喉炎的及时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作为贫困相关疾病,主要影响中低收入国家及高收入国家边缘化群体。防控该病需解决过度拥挤、缺乏洁净水源和医疗资源不平等的根本问题。确保基本生活条件、公平获取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建立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的完整体系至关重要。
纳米比亚心脏基金会创始人兼CEO格哈德·德科指出:"健康心脏始于早期治疗和疾病认知,必须及时控制咽喉感染预防风湿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风湿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化脓性链球菌(A组链球菌)感染的异常免疫反应,可影响心脏、关节、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通常在咽喉感染10-21天后发病。反复发作的急性风湿热会导致心脏瓣膜和心肌永久性损伤。
WHO 2023年技术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约5500万人受RHD影响,造成36万人死亡。首发病症多见于5-14岁儿童,约30%患者在初始感染一年内复发,且可能持续终生。疾病流行高峰出现在20-39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南非最新传染病监测报告显示(2021-2024年均值),每年约824例A组链球菌感染病例,但实际感染数可能更高——许多病例因未确诊导致数据失真。
早期确诊风湿热可完全治愈,青霉素作为百年老药仍是最有效的预防药物。治疗包含抗生素清除感染源、抗炎药物缓解症状,配合定期随访和青霉素注射防止复发。公共卫生措施需加强个人卫生教育、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基层医疗服务。由于反复感染导致RHD的不可逆损害,长期社区防控尤为关键。该病可致终身残疾或死亡,需终身服药、定期检查,严重者需瓣膜置换手术。
南非克里斯·哈尼·巴塞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在资源匮乏地区,心脏手术资源稀缺导致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救治。WHO强调,若急性风湿热能及时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配合定期检查和预防策略,该病完全可预防。HSFSA持续开展年度宣传活动,呼吁家长和监护人提高警觉,特别关注高热不退的儿童病症。基金会CEO帕梅拉·奈杜教授强调:"请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确保儿童获得及时医疗救治。"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