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每日步行数千步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周一发表的研究显示,相比低强度活动,每日3000至5000步的运动量具有显著优势;最佳效益出现在5000至7500步区间。
运动与痴呆症的关联已获广泛证实,众多神经学家认为体育活动是降低患病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的这项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运动对大脑的潜在作用机制及最受益人群。
"数十年来我们已知体育活动可降低痴呆症风险,"未参与该研究的AdventHealth研究所神经科学主任柯克·埃里克森表示。他强调,此项研究"极为重要且独特"之处在于阐明了运动如何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
研究历时九年平均追踪近300名50至90岁老年人。参与者入组时均无认知障碍,但约30%者脑内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β沉积。这种常被称为斑块的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但既往研究显示约10%的50岁人群及44%的90岁人群存在淀粉样斑块却无认知障碍症状。
"如何区分最终发展为认知衰退的人群?"主导研究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神经学家贾斯米尔·查特瓦尔博士指出,"我们需要找到预测疾病进展的基线特征。"
参与者入组时佩戴计步器一周以确定平均步数,随后每年接受认知测试,每隔数年进行PET扫描检测淀粉样斑块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tau蛋白的沉积情况。研究人员认为,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淀粉样蛋白首先沉积,进而触发神经元内tau蛋白形成"缠结"并扩散至全脑。正是这些缠结(而非淀粉样斑块)导致脑细胞功能异常,引发认知障碍。
日常步数未显著影响淀粉样蛋白水平,但与tau蛋白缠结程度及认知衰退进程密切相关。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较高者中,缺乏运动者九年后续随访显示更多缠结形成及认知功能下降;每日3001至5000步对应更少tau蛋白沉积及更缓慢的认知衰退;超过5000步者效果更佳,但7500步以上未见额外收益。而脑内淀粉样蛋白含量极低者,其tau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均不受步数影响。查特瓦尔博士解释,这可能因其初始淀粉样蛋白水平低,本身不易发展出显著tau沉积或认知衰退。
埃里克森博士提醒,该结果属观察性研究,可能存在其他混杂因素解释运动、认知与tau蛋白的关联。且因参与者仅在研究初期佩戴计步器一周,其后续步数可能存在波动。
未参与研究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科学教授朱迪·帕称此项研究"极具启发性",但指出参与者数量有限且多为高教育水平白人,"能否在多民族队列中复现结果?"她提出疑问。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运动机能学副教授阿曼达·帕卢奇表示,该研究揭示的获益所需步数与其他老年人运动研究一致。她主导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日约6000步可显著降低老年人多种病因死亡风险。
运动保护认知功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强脑部血流,为神经元提供充足氧气与营养以维持最佳功能。改善的血管健康亦有助于清除脑内积聚的毒性蛋白,同时运动还能减轻脑部炎症——而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运动者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脑部保护。但新研究提示,认知衰退高风险人群获益最为显著。查特瓦尔博士强调:"已有淀粉样斑块的久坐者会加速疾病进展,但好消息是即使是中等强度活动也具有保护作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