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瑞典研究人员的新研究发现,短期暴露于高低环境温度均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
事件进展?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子刊》的研究指出,极端温度暴露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存在关联。温利·倪(Wenli Ni)及其团队分析了2006年至2021年间瑞典超过25万名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数据。
研究表明,高低温度暴露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统计学关联。报告称:“与高温相关的死亡风险似乎随时间推移而上升,强调即使在高纬度地区也需要适应气候变化。”
具体而言,研究发现2014-2021年间的风险比2006-2013年更为显著。此前已有研究指出热暴露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结局存在关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有明显心脏问题的人应避免极端高温。然而,本研究更进一步,将非适宜温度暴露与全球变暖相关的极端寒热联系起来。全球范围内,约9.4%的死亡可归因于高低非适宜温度。
此项热风险研究为何重要?
本研究的关键发现是热风险随时间增加,这凸显了适应全球气温上升的必要性,即使在瑞典等通常热风险较低的地区。在与该研究相关的社论中,研究人员写道:“随着气候变化驱动更频繁、持久和强烈的极端寒热事件,理解非适宜温度(NOTs)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当务之急。”气温升高意味着风险增加,因此为人群做好准备和进行教育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热风险不仅限于心力衰竭患者。有研究指出社会孤立是中暑的风险因素,其他研究则绘制了面临致命热浪风险增加的城市地图。更多研究指向最脆弱群体,包括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和户外工作者。
如何应对日益增加的热风险?
随着热浪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教育仍是对抗这一致命现象最有力的武器。这包括来自政府、医生和科学家的预警。请关注当地天气预警,并学习如何在极端高温期间保持安全。
我们还可以从源头上应对热浪,通过继续在生活和政策中实施改变,以限制全球气温上升的影响。这些改变包括转向太阳能、减少肉类消费以及创新飞机电气化等。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