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活动对健康的益处遍及全身——包括大脑。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存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高风险的人群,身体活动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近期多项研究已证实运动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关联,提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若保持较高身体活动水平,可能减缓认知衰退与记忆问题。但这些研究受限于多种因素,而最新分析弥补了这些不足。发表于《自然·医学》的当前研究中,科学家采用更客观的方法测量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并通过先进成像技术追踪疾病迹象。数据显示,活跃度较高者认知衰退风险最高降低54%,且对于久坐人群,每日步行约3000步即可观察到认知与功能衰退的减缓趋势。
研究纳入近300名认知功能正常但存在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的受试者,其脑部扫描显示淀粉样蛋白斑块——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性病理特征。当淀粉样蛋白斑块累积时,会损伤负责高级思维与记忆的神经元,最终导致另一种有毒神经细胞的tau蛋白沉积。由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神经科医生Wai-Ying Wendy Yau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平均追踪参与者近九年,以淀粉样蛋白向tau蛋白的转化作为疾病进展指标。
"我们的研究显示,淀粉样蛋白与身体活动共同作用影响tau蛋白沉积及认知衰退,"Yau博士指出,"对于脑内淀粉样蛋白水平高、处于tau蛋白沉积及认知衰退高风险但尚无症状的人群,高强度身体活动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研究期间,受试者的淀粉样蛋白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但tau蛋白(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指标)的累积速度与活动量密切相关,这直接反映在认知及功能测试结果中。使用计步器监测发现,日均步数最高者较不活动者认知衰退率降低54%,功能衰退(如穿衣、日常自理能力)减缓幅度达51%。
"淀粉样蛋白是判断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轨迹的指标,"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与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副教授、研究 senior作者Jasmeer Chhatwal博士表示,"但即便存在高淀粉样蛋白风险,运动仍能调节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的关联——这对认知表现至关重要,因tau蛋白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
研究发现,对久坐人群而言,开始每日步行的效果尤为显著。Chhatwal强调,这类人群正是认知衰退风险最高群体。虽然运动益处存在平台期(日行5000-7500步后衰退减缓效果趋稳),但他与Yau均指出,研究证实即使少量活动也能为大脑带来益处,尤其对久坐人群意义重大。
两位研究者强调,身体活动并非阿尔茨海默病的万能解药。但结果有力证明:对于已存在脑淀粉样蛋白沉积但尚未发病的人群,运动应纳入预防策略。例如,将新型抗淀粉样蛋白药物与身体活动结合,或可延缓疾病进展。随着PET脑扫描及血液检测技术的进步,更多高风险人群将获得早期预警。
"这些结果赋予人们力量,表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快速认知衰退之间并非必然关联,"Chhatwal表示,"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因素并非仅影响阿尔茨海默病进程的边缘因素,而是能深刻改变淀粉样蛋白导致认知衰退的发展路径。"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