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新研究削弱β受体阻滞剂在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证据Are Beta-Blockers Beneficial After MI With Mild Dysfunction?

心脑血管 / 来源:www.medscape.com西班牙 - 英语2025-09-10 00:52: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88字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2025年会公布的REBOOT-CNIC和BETAMI-DANBLOCK两项随机对照试验及荟萃分析显示,在当代治疗背景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获益显著有限。虽然现有欧美指南仍推荐该疗法,但新证据表明其临床获益幅度较小且存在亚组差异,提示需重新评估β受体阻滞剂在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常规应用价值。研究同时发现不同β受体阻滞剂亚型(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可能存在疗效差异,且高龄患者和女性患者可能获益较少。
β受体阻滞剂轻度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疗效评估研究局限性临床实践建议健康心脏疾病治疗个体差异治疗决策
两项新研究削弱β受体阻滞剂在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证据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Borja Ibáñez博士指出,尽管当前欧美指南均推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心肌梗死(MI)患者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两项新随机对照试验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这种治疗方案的获益幅度已显著弱于预期。

在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5年会上公布的研究表明,在现代治疗背景下(包括常规再灌注治疗、完全血运重建和多重二级预防药物),轻度心功能不全(LVEF≥40%)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绝对获益非常有限。Ibáñez教授强调,这些发现并不适用于LVEF<40%的患者群体,但对心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医学背景下β受体阻滞剂疗效再评估

REBOOT-CNIC研究纳入4,243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和4,262名未使用者,随访3.7年后发现:

  • 复合终点事件率(全因死亡/再梗死/心衰住院)分别为22.5 vs 21.7事件/千人年
  • 风险比(HR)为1.04(P=0.63),未达统计学差异
  • 三大终点事件单独分析均未显示显著差异

挪威-丹麦联合开展的BETAMI-DANBLOCK试验(纳入5,574例患者)显示:

  • 3.5年随访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组14.2% vs 对照组16.3%
  • 达到15%的相对风险降低(HR 0.85,P=0.03)
  • 但所有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等)均未达显著差异

两项研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荟萃分析结果发表在《柳叶刀》。荟萃分析纳入8,505例REBOOT-CNIC、2,867例BETAMI及2,707例DANBLOCK患者的个体数据,显示:

  • 全因死亡/新发MI/心衰复合终点:β受体阻滞剂组32.6 vs 43.0事件/千人年
  • 风险降低25%(HR 0.75,P=0.031)
  • 但各单个终点未达统计学差异

研究局限性引发讨论

格拉斯哥大学John Cleland教授指出:

  1. 研究均为开放标签设计,缺乏安慰剂对照
  2. 不同试验使用不同β受体阻滞剂(REBOOT 86%使用比索洛尔,BETAMI 90%使用美托洛尔,CAPITAL-RCT全部使用卡维地洛)
  3. 亚组分析显示女性和75岁以上患者可能无获益
  4. 主要研究终点的P值接近显著水平(0.031),需谨慎解读

值得关注的是:

  • 85%的REBOOT-CNIC入组患者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 84%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二级预防药物(阿司匹林、他汀、P2Y12抑制剂)
  • 排除已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指征的患者

临床实践建议

Cleland教授建议:

  1. 继续在心肌梗死后LVEF降低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
  2. 4-6周后重新评估治疗必要性
  3. 注意不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存在疗效差异
  4. 重视个体化治疗,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和女性患者

研究资助情况:

  • REBOOT-CNIC和BETAMI-DANBLOCK均为研究者发起的非商业资助研究
  • Atar教授与多家药企存在财务关系
  • Cleland教授所在机构获得多家企业的研究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