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皮肤健康素养对塑造长期皮肤病学结果和情感健康至关重要,但其在不同文化及地理背景中存在显著差异。本跨国研究探讨了这些背景如何影响青少年在护肤方面的知识、认知、自尊、实践和可及性。研究对15至19岁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实施了自填式问卷调查,问题涵盖四个部分:(1)皮肤病学知识,(2)护肤行为,(3)情感与社会认知,(4)皮肤健康资源获取。问卷结果通过两个视角分析:文化认同(CI)和当前所在地(CL)。CI用于分析基于信念和认知相关的问题,而CL指导行为和获取相关问题的分析。这一双重框架有效区分了文化规范与环境及系统性因素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CI和CL在塑造青少年护肤素养和行为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化上属于亚洲的青少年中,69%首先从家庭了解护肤知识,58%信任网红意见领袖,而西方青少年在两项中仅占29%。皮肤问题的社会影响对亚洲女性(77%)强于西方女性(67%)。基于CL的模式突显了西方环境中更高的可及性和一致性:69%定期使用防晒霜(亚洲CL为65%),38%遵循规范护肤程序(亚洲CL为12%),56%理解产品成分(亚洲CL为35%),88%能便捷接触皮肤科医生(亚洲CL为53%)。性别差异同样显著;女孩报告更高的日常护肤参与度、成分知识掌握度及社会敏感性,而男孩则表现出较低的自信心受影响程度。
这些发现表明,CI主要影响信念形成,但CL对行为习惯和资源获取具有更强支配力。因此,亟需开发文化响应性强且科学准确的护肤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举措若能同时解决社会文化信念障碍和系统性获取壁垒,将有效缩小知识差距,促进全球青少年皮肤健康与情感福祉的全面提升。
备注:本人论文《跨文化青少年皮肤健康素养》中,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数据收集均获得适当监护人同意。研究采用匿名化问卷回复,未收集任何可识别个人信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