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首次人体硬膜外脊髓刺激研究First-in-human study of epidur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nature.com美国 - 英文2025-08-26 02:53:19 - 阅读时长2分钟 - 655字
本研究针对三名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进行硬膜外脊髓刺激(SCS)治疗,发现SCS可显著提升患者运动神经元功能,改善肌力(最高提升180%)、步态质量(平均步长增加40%)和耐力(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26米)。该疗法在刺激关闭后仍持续有效,且无严重副作用。研究通过电生理学证据证实SCS对运动神经元放电率的改善作用,为SMA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脊髓性肌萎缩症硬膜外脊髓刺激运动神经元功能肌力改善步态质量耐力提升突破性治疗健康改善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首次人体硬膜外脊髓刺激研究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肌肉无力、疲劳和早期死亡。目前已有三种新疗法可延缓疾病进展,使患者得以生存但仍有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首次在人体中测试硬膜外脊髓刺激(SCS)治疗3型SMA患者的效果,结果显示该疗法能显著改善运动神经元功能。

研究团队基于临床前研究提出的假设——SMA运动神经元因初级感觉传入纤维兴奋输入缺失导致放电率降低,通过电刺激感觉传入纤维可改善神经功能。在为期4周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为三名3型SMA患者植入硬膜外电极,针对腿部感觉轴突进行每天2小时的SCS刺激。

治疗结果表明:

  • 肌力改善:最大肌力提升达180%
  • 步态质量:平均步长增加40%
  • 耐力提升: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26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善在刺激关闭后仍持续存在。电生理学数据显示,运动神经元放电率显著提高,且未出现与刺激相关的不良事件(NCT05430113)。

研究团队通过生物物理模型进一步验证治疗机制,发现SCS对低水平上运动神经元输入的效果更显著。这表明SCS可能帮助患者动员未被激活或放电率不足的运动神经元。与年龄匹配的运动训练对照组相比,SCS组在步态参数、肌力和耐力方面均呈现显著优势。

研究数据已公开于Zenodo(DOI:10.5281/zenodo.14201208),代码可在GitHub获取(BiophysicalModel_SCSinSMA)。该疗法为SMA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可能与其他现有疗法(如基因治疗)形成互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