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龚莹脚步,一起关注罕见病患者!

健康新闻健康新闻 / 责任编辑:张熙2025-03-25 09:4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84字
龚莹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但她通过顽强的毅力完成了20万字自传体小说,成为作家、母亲和公益人。文章揭示了SMA的症状、类型及应对策略,并呼吁关注罕见病患者。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罕见病龚莹生命坚韧基因治疗日常护理家庭支持社会认知早期诊断干预措施自传体小说患者生活质量医学治疗物理治疗
跟随龚莹脚步,一起关注罕见病患者!

来自湖南长沙的龚莹,从小就被诊断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医生曾断言她活不过18岁。然而,她不仅打破了这一预言,还在18岁开启认字读书之路,用4年时间完成一部2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如今38岁的她,身兼作家、母亲、公益人等多重身份,以自身力量温暖他人。她的故事宛如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坚韧,也提醒着我们关注和了解这种罕见疾病。

事件背景:龚莹的逆袭成长

龚莹自幼便与脊髓性肌萎缩症相伴,医生的悲观诊断如同阴霾笼罩着她的童年。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18岁时,她勇敢地踏上了认字读书的征程。那时候,每认识一个字、读懂一句话,都凝聚着她超乎常人的努力。在之后的4年里,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完成了2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如今的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用文字传递着生命的力量,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体验着为人母的幸福,更是一位热心的公益人,积极帮助其他患者。

揭开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神秘面纱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发病。它会使患者肌肉萎缩、无力,严重影响呼吸、吞咽和运动能力。

SMA分为三种类型:

  • Ⅰ型:病情最为严重,进展迅速,大多在6个月前发病,多数患儿在两岁之内死亡。
  • Ⅱ型:病情进展相对较慢,患者一般在出生后6 - 18个月起病,预期寿命会缩短,但多数能活到青春期或成年。
  • Ⅲ型:患者能够存活到成年期。

据权威数据显示,SMA发病率虽低,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许多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龚莹:在SMA挑战中绽放光芒

龚莹在与SMA抗争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肌肉无力让她行动极为不便,呼吸困难更是时刻威胁着她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她连简单的坐立、行走都难以完成,社交活动也受到极大限制。

但她没有被这些困境打倒,通过阅读和写作,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给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

应对SMA的有效策略

医学治疗

目前,医学上针对SMA有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但这些都需严格遵循医嘱。

日常护理

患者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接受物理治疗,延缓肌肉萎缩。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SMA患者至关重要,家人要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社会应提供教育资源,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

早期诊断与干预

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和随访。

关注罕见病,让爱不罕见

除了SMA,还有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等罕见病。这些罕见病患者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社会认知度低等共同挑战。

个人和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入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
  • 参与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度。

龚莹的故事是对生命的赞歌,鼓舞着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让我们关注罕见病,为患者创造更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