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关税政策下,美国制药行业面临200%进口关税的潜在威胁(涉及约2000亿美元进口药品),这一形势促使众多制药企业不得不调整业务战略。
8月,特朗普在接受CNBC采访时曾表示计划将进口药品关税最高提升至250%,这一言论引发行业震动。但随后于8月21日美欧贸易协定确认对药品关税上限设定为15%,有效消除了此前对250%关税的担忧。该协议自9月1日起正式生效,特别将药品排除在15%欧盟进口商品普遍关税之外。
尽管关税上限最终确定为15%,但多家跨国制药巨头仍宣布将在美国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用于新建或升级研发及生产基地。这一系列行动实质上是对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政策的直接回应。
为深入分析这一政策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以及关税政策对患者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pharmaphorum专访了QuantHealth联合创始人兼CEO奥尔·因巴尔(Orr Inbar)。
问:200%药品进口关税将如何影响药物研发经济模型?
因巴尔:可以肯定的是,向全球最大药品市场的美国进口药品成本将显著上升。制药企业必须通过各个环节的成本优化来维持利润空间,持续开展关键性的创新疗法研发。
这种形势下,制药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窗口期。那些积极采用经验证的AI解决方案的企业,将能显著提升临床试验成功率,缩短药物开发周期,在关税压力中脱颖而出。
问:您认为关税最终会传导至患者端吗?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预测,即便实施25%的关税,国内药价就会上涨近13%。现在讨论的关税强度是这个数字的8倍以上,企业必然要将巨额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我希望保险公司能通过患者援助计划(PAPs)或覆盖仿制药来保障患者用药。以胰岛素为例,近年实施的价格封顶政策可能减轻部分医保受益人压力,但无法解决潜在的全球药品短缺问题。
尽管制药企业会通过运营调整缓解冲击,但患者仍将直接受到影响。若企业能有效运用AI工具优化药物开发流程各环节,将显著加快患者获取救命治疗的速度,从而抵消部分价格压力。
问:早期生物技术公司比大型药企更容易受关税影响吗?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大型药企与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和药房存在大量合同关系,需要维持更高的生产量,这些都将面临更重的关税负担。
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则更专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而非药品分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这些企业在脂肪肝疾病和肺病等领域的FDA获批数量增加,若趋势持续可能使其对关税更加敏感。
问:关税将如何影响药物开发者的技术投资方向?
这将迫使行业在各个环节提升运营效率。以占药品成本30%-50%的研发环节为例,传统临床试验每次只能测试单一假设,导致开发周期长且风险高。
最新AI技术已证明其在同时评估多个假设、优化试验设计、缩短开发周期方面的巨大潜力。我预计仅在研发领域就将迎来更密集的AI技术投资。
问:哪些药物开发环节在关税压力下最具AI降本潜力?
临床开发环节(包括受试者招募、试验设计和执行)显然是最具成本优化空间的领域。若能在该环节大幅降低开支,将显著提升企业应对经济不确定性能力。
问:关税政策是否会为已采用AI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所有药企都将受到关税影响,但那些已在技术基础设施进行重大投资的企业将更具抗压能力。AI技术已足够成熟来显著优化药物开发流程,现在更需要药企管理层具备前瞻视野,在创新研发上持续投入以应对各种经济不确定性。
受访者简介
奥尔·因巴尔(Orr Inbar)是AI驱动药物开发领域的专家,拥有超过10年指导以色列和美国中小型初创企业成长、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领导经验。现任QuantHealth联合创始人兼CEO。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