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5:提高血钾水平可降低高风险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ESC 2025: Raising Potassium Reduces Ventricular Arrhythmia Risk in High-Risk Patients - EMJ

心脑血管 / 来源:www.emjreviews.com丹麦 - 英语2025-09-05 01:28:46 - 阅读时长2分钟 - 665字
丹麦多中心POTCAST试验显示,将高风险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血钾水平提升至高正常范围(4.5-5.0 mmol/L),通过补钾治疗结合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及饮食指导,可使室性心律失常风险降低24%。研究追踪39.6个月显示,治疗组年事件率较标准护理组下降2.3个百分点,且未增加高钾血症住院风险,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电解质管理提供了重要临床证据。
高血钾水平室性心律失常ICD患者心血管疾病钾管理心律失常预防电解质调节POTCAST试验
ESC 2025:提高血钾水平可降低高风险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一项丹麦多中心试验表明,主动提升血浆钾水平至高正常范围,可显著降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非计划住院和死亡的风险。

已知低钾血症甚至低正常范围的钾水平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节律异常风险,但优化钾水平的策略研究仍显不足。POTCAST试验纳入了1200名基线血钾≤4.3 mmol/L的高风险患者,随机分组接受两种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补钾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或两者联用,辅以饮食指导和标准护理,目标将钾水平提升至4.5-5.0 mmol/L;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护理。主要复合终点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ICD适当干预、心律失常或心衰导致的非计划住院或全因死亡,采用首次事件时间分析法评估。

中位随访39.6个月的数据显示,高正常钾组136例(22.7%)出现主要终点事件(每百人年7.3事件),标准护理组175例(29.2%)发生事件(每百人年9.6事件),风险比为0.76(95%置信区间0.61-0.95;P=0.01)。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因高钾或低钾血症住院的比例相近,表明干预措施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研究证实,主动维持高正常范围血钾水平能有效预防ICD患者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及相关住院。POTCAST试验为心血管高危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钾管理方案,凸显了电解质调节在现代心律失常预防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Jons C. POTCAST - 一项关于通过靶向血钾管理预防ICD患者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 ESC Congress 2025, 2025年8月29日-9月1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