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摄入超加工食品增加炎症敏感标志物水平High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increases a sensitive marker of inflammation

心脑血管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美国 - 英语2025-09-10 05:31:56 - 阅读时长2分钟 - 902字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UPF)摄入量每增加10%,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就会显著上升。研究显示,50-59岁中年群体、肥胖人群和吸烟者的炎症风险分别增加26%、80%和17%。专家警告这种慢性炎症现象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多种健康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干预改善食品标签体系并推广全食物饮食。
超加工食品炎症敏感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定群体公共健康食品标签改革健康食品选择UPF健康风险全食物摄入
高摄入超加工食品增加炎症敏感标志物水平

高摄入超加工食品增加炎症敏感标志物水平

超加工食品(UPFs)是工业改造产品,如苏打水、零食和加工肉类,含有大量添加剂而营养成分被剥离。这些食品约占美国成年人日常热量摄入的60%和儿童摄入的70%。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查尔斯·施密特医学院最新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这类食品会使人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升高。

这种由肝脏产生的蛋白是衡量炎症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显著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显示,最高摄入组(每日60%-79%热量来自UPF)人群hs-CRP水平比最低摄入组(0%-19%)高出11%。中等摄入组(40%-59%)风险增幅达14%,而20%-39%摄入组虽有7%增幅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特定群体风险尤甚

研究数据显示特定人群面临更高风险:

  • 年龄因素:50-59岁人群比18-29岁群体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26%
  • 体重影响:肥胖者风险比健康体重人群高出80%
  • 吸烟效应:现吸烟者比从不吸烟者风险增加17%
  • 运动关联:未发现缺乏运动者与达标者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团队分析了9,254名美国成年人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分析验证了UPF摄入与炎症水平的显著关联。通讯作者Allison H. Ferris教授指出:"这些发现对临床实践和公共健康政策都具有重要启示,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关于超加工食品危害的公众教育。"

公共健康专家建议

查尔斯·亨内肯斯教授提出三项干预措施:

  1. 政策层面推动食品标签改革,减少有害添加剂
  2. 在学校和公共项目中推广健康食品选择
  3. 医疗从业者应主动向患者普及UPF健康风险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美国年轻人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UPF消费增加有关。研究团队包括杰辛格医学院、FAU医学院学生及住院医师,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DOI:10.1016/j.amjmed.2025.08.016)。

该研究基于美国人口代表性样本,首次系统揭示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标志物的剂量效应关系。专家建议公众应逐步增加全食物摄入比例,同时政策制定者需借鉴控烟经验,通过长期努力改善国民饮食结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