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特征与斑块形态研究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aracterization and Plaque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amjmed.com以色列 - 英语2025-11-02 16:11:54 - 阅读时长2分钟 - 779字
本研究通过对925名患者(137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788名对照组)的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50%管腔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78%(校正后OR 0.22,95% CI 0.11-0.43,P<0.001),高风险斑块率更低(10.4% vs. 20%,P=0.003),总体斑块负荷更轻(CAD-RADS ≥P3为19.3% vs. 34.1%,P=0.006),1年随访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较低(3% vs. 11.9%,P=0.005),而死亡和卒中发生率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更为稳定,可能与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高风险斑块斑块负荷CT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特征与斑块形态研究

研究亮点

• 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较低。

• 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斑块负荷较低,高风险斑块的发生率也较低。

• 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观察到较低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

摘要

引言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及斑块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评估。本研究旨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非肥厚型心肌病受试者相比的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斑块形态和斑块负荷。

方法

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连续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因稳定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对照组。CTA使用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 2.0进行评估,并使用专用软件进行定量斑块分析。

结果

共纳入925名患者:137名(15%)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88名(85%)为对照组。在多变量分析中,肥厚型心肌病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50%管腔狭窄)的发生率降低78%相关(校正后OR 0.22,95% CI 0.11-0.43,P<0.001)。在倾向评分匹配后(n=270),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仍显著低于匹配的对照组(9.6% vs. 30.4%;P<0.001)。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高风险斑块率也较低(10.4% vs. 20%,P=0.003),总体斑块负荷(CAD-RADS ≥P3)也较低(19.3% vs. 34.1%,P=0.006)。在1年随访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较低(3% vs. 11.9%,P=0.005),在死亡和卒中方面无差异。

结论

在因稳定胸痛接受CTA检查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到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较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更为稳定。

关键词

  1. 冠状动脉疾病
  2. 肥厚型心肌病
  3. CT
  4. 高风险斑块
  5. 斑块负荷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