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与重大心血管事件和痴呆风险增加相关,但根据在亚特兰大举行的2025年传染病周(IDWeek)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可显著降低经历突破性感染的患者在5年内心血管事件和痴呆的风险。
同一研究团队的另一项研究发现,HIV感染者患带状疱疹后,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至三倍(包括心肌梗死风险增至五倍、缺血性中风风险增至三倍),痴呆风险也增加一倍以上;但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HIV感染者,这些风险降低了三分之一至一半。
“带状疱疹远不止是皮疹问题,”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内科医生阿里·德甘尼(Ali Dehghani)博士表示,“它似乎通过炎症机制扰乱身体,严重威胁心脏和大脑健康——先前研究已证实这一机制。”德甘尼解释道,每年超百万例感染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影响近三分之一成年人,现已被视为系统性炎性事件,因病毒可侵入动脉壁、引发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导致潜在血管和神经认知后遗症。“病毒会引发血管炎症,增加血栓和中风风险,”他在媒体简报中补充,“可将其理解为感染后持续数年的隐匿性炎症。但疫苗能显著抑制这一过程,其抗炎效果可持续多年。”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日本丰田市藤田医科大学(Fujita Health University)医学教授道井洋平(Yohei Doi)医学博士、哲学博士(未参与任一研究)表示,研究结果“虽在意料之中,但报告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他补充道:“这非常令人振奋,因为我们缺乏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道井强调,需待同行评议期刊发布完整数据,但发现似乎揭示了成人疫苗接种“此前未知的潜在积极影响”。尽管两项分析均为观察性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但第二项研究强烈表明,带状疱疹对HIV人群的风险更高,而疫苗仍可降低该风险。“大型研究(如REPRIEVE试验)已证实,HIV感染者本身易出现血管和认知功能加速老化,若再叠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我们预期会产生叠加效应,”德甘尼向与会者解释道。他的研究旨在厘清带状疱疹感染对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疫苗对突破性感染者的保护效果,以及HIV感染者接种疫苗后的中期结局。
突破性感染中的明显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分析了TriNetX研究网络中107个医疗系统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对象为50岁及以上成年人。在首项分析中(平均年龄59岁),他们比较了87,051名未接种疫苗且患单纯带状疱疹的成年人与87,051名仅患普通感冒且无带状疱疹史的成年人的结局。另一项分析(平均年龄69岁)则对比了6,593名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带状疱疹感染的成年人与6,593名患带状疱疹但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未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成年人。
所有队列均排除了复杂带状疱疹史、HIV、乙型或丙型肝炎、器官移植或重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组通过63个变量进行倾向性匹配,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 cardiometabolic共病、其他疾病、药物暴露及医疗利用率指标。
首项分析显示,未接种疫苗的带状疱疹患者在5年随访期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比普通感冒患者高20%(风险比[HR],1.2;P < 0.001)。具体而言,心肌梗死风险高27%(HR,1.27;P < 0.001),缺血性中风风险高17%(HR,1.17;P < 0.001),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高14%(HR,1.14;P < 0.001),出血性中风风险高27%(HR,1.27;P = 0.05)。此外,全因痴呆风险高12%(HR,1.12;P < 0.001),血管性痴呆风险高29%(HR,1.29;P = 0.016),全因死亡率高29%(HR,1.29;P < 0.001)。
相比之下,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成年人,在18个月随访期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者低26%(HR,0.74;P = 0.009)。缺血性中风风险低28%(HR,0.72;P = 0.045),全因死亡率低37%(HR,0.63;P = 0.002)。心肌梗死和痴呆风险降低不显著,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仅呈下降趋势(HR,0.8;P = 0.052)。
随访延长至3.5年时,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2%(HR,0.78;P = 0.008)、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24%(HR,0.76;P = 0.038)和全因死亡率降低21%(HR,0.79;P = 0.037)仍显著;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降低27%(HR,0.73;P = 0.005)变得显著;血管性痴呆风险减半(HR,0.5;P = 0.039)。
“通过预防带状疱疹并抑制病毒活性,疫苗可能同时保护身体、大脑及整体寿命,”德甘尼表示。
HIV感染者中的相似益处
在HIV感染者研究中,德甘尼团队使用同一数据库对50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类似倾向性匹配分析。参与者通过85个协变量匹配,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共病、其他疾病、生活方式指标、用药史及医疗系统利用率,并排除了化疗史、器官移植、终末期肾病、重大心血管事件或乙型/丙型肝炎患者。
一项队列比较了1,347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且无带状疱疹史的HIV感染者与1,347名患单纯带状疱疹的HIV感染者。另一队列(平均年龄56岁)则对比了2,715名接受ART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HIV感染者与2,715名接受ART但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未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HIV感染者。
首项队列显示,HIV感染者患带状疱疹后,5年随访期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无既往感染者的3.2倍(HR,3.2;P < 0.001)。心肌梗死风险增至5.5倍(HR,5.5;P < 0.001),缺血性中风风险高3.2倍(HR,3.2;P < 0.001),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高60%(HR,1.6;P = 0.045)。HIV感染者患带状疱疹后痴呆风险近三倍(HR,2.8;P = 0.001),但两组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与此同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HIV感染者在18个月随访期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者低45%(HR,0.55;P = 0.02),缺血性中风风险低60%(HR,0.43;P = 0.017),全因死亡率低53%(HR,0.47;P = 0.019)。带状疱疹风险降低57%(HR,0.43;P = 0.008),严重播散性带状疱疹风险降低65%(HR,0.35;P = 0.019)。但静脉血栓栓塞和全因痴呆风险无显著差异。
随访延长至4年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HIV感染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0%(HR,0.70;P = 0.019),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38%(HR,0.62;P = 0.025)。全因痴呆风险近半(HR,0.52;P = 0.002),全因死亡率降低46%(HR,0.54;P < 0.001)。带状疱疹风险也降低(HR,0.51;P = 0.005),但严重/播散性带状疱疹风险降低不显著(HR,0.48;P = 0.061)。
“综合来看,疫苗不仅有效预防皮疹,还带来心血管和认知健康益处,”德甘尼总结道。
道井指出,这些关于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研究结论在当前疫苗效益 skepticism 上升时期尤为重要。“几乎人人都认识受带状疱疹折磨的人,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道井向《Medscape医学新闻》表示,“对多数人而言,症状虽会逐渐消退,但后续可能出现更严重后果——我们或许正窥见这一现象,而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希望这些发现,以及更广泛的疫苗非靶向长期健康益处,能被公众视为促进整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两项研究均未使用外部资金,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道井报告曾为葛兰素史克(GSK)、明治制果药业(Meiji Seika Pharma)和盐野义制药(Shionogi)提供咨询,但与本研究无关。
塔拉·黑尔(Tara Haelle)是达拉斯科学/健康记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