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家们常强调,保持身体健康习惯——如摄入多样化植物性食物、保证优质睡眠和坚持运动——同样有益于大脑健康。基于日益丰富的研究证据,口腔护理也遵循这一规律:维持牙齿和牙龈健康可能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
发表在《神经病学开放获取》(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期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100多人进行了牙科检查和脑部扫描,发现牙周病患者的白质高信号(反映脑部损伤的斑点)数量显著偏高的概率比牙龈健康者高出56%。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主任苏维克·森(Souvik Sen)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向SELF解释道,这种随年龄增长更常见的脑部变化已被证实与认知能力下降、痴呆症、中风及行动障碍相关。
此前多项研究也表明口腔问题会增加脑部疾病风险。既往MRI研究显示,口腔健康不佳者更易出现大量白质高信号,且牙周病严重程度与痴呆症的其他脑部特征相关。大规模人群研究进一步发现,出现牙周病迹象(如牙齿脱落和牙龈肿胀)的人群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或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口腔健康人群。
哥伦比亚大学牙医学院牙科医学教授帕诺斯·帕帕诺(Panos Papapanou)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向SELF指出,可能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情况:若出现记忆问题,人们可能疏于口腔护理。但他强调总体证据指向单一方向——更严重的牙周病和牙齿问题与更令人担忧的脑部健康结果存在关联。
口腔健康不佳如何推高痴呆症风险
人们可能认为牙齿和牙龈属于独立护理范畴,仅需牙医处理而非全科医生关注。但事实上,口腔是通往全身的门户,当口腔出现问题时,影响可能扩散至包括大脑在内的其他器官。
明尼苏达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瑞安·T·德默(Ryan T. Demmer)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向SELF解释,细菌存在于每个人口腔中,但在牙周病患者体内会异常积聚,如同肠道微生物平衡失调。这种健康菌群失衡会导致牙龈刺激和出血,使部分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塔夫茨大学牙医学院牙周病学系主任娜塔莉·郑(Natalie Jeong)牙医学博士补充道,这些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全身,现有证据表明它们甚至可能突破血脑屏障(通常阻挡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的细胞屏障)。某些微生物具有直接毒性,可能干扰认知功能。
更广泛而言,这些细菌会过度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化学物质释放。苏维克·森博士解释,炎症最显著的后果是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他团队的另一项新研究证实,牙周病和蛀牙会使中风风险增加86%,而中风又会加速痴呆进程)。同时,炎症还会使脑部微血管变脆,减少血流量并触发脑组织损伤。
保持牙齿健康并保护大脑的实用建议
尽管部分人口腔健康问题存在遗传倾向,但个人仍能通过行动显著改善结果。专家反复强调:每日两次刷牙(每次两分钟)、每天使用牙线、减少糖分摄入以及避免吸烟和无烟烟草,均有助于预防牙周病。
若拥有牙科保险或可自费支付,每年应进行两次牙科检查(部分地区社区健康中心和牙科学院提供低成本选择)。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主任苏维克·森博士指出,这能获得专业清洁服务并及早发现需处理的牙龈或牙齿问题。事实上,其关于牙周病与中风的研究还发现,定期看牙医者同时患有蛀牙和牙周病的概率降低81%。
塔夫茨大学牙医学院牙周病学系主任娜塔莉·郑博士建议,需留意轻度牙周病(即牙龈炎)症状——如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牙龈肿胀或出血——并及时告知牙医。她指出,由于常无剧烈疼痛,人们易忽视这些警示信号,但及早干预可确保在病情通常可逆阶段获得治疗(非侵入性方案包括清除细菌的深层清洁或刮治,以及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哥伦比亚大学牙医学院牙科医学教授帕诺斯·帕帕诺博士强调,即使牙龈出血未引起疼痛,也不应轻视——应将其视为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同等处理,立即采取行动,尤其考虑到口腔与全身的紧密联系。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主任苏维克·森博士再次重申,即使未出现出血或其他症状,也应坚持定期牙科检查。越主动护理牙齿,越能有效规避牙周病及其对大脑健康的潜在连锁影响。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