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应 | 发布于:2025年9月18日
一项小型美国研究发现,年轻接触性运动运动员的大脑可能在长期脑部疾病症状出现前数年就显示出损伤迹象。
研究人员发现,51岁以下运动员的脑组织比非运动员显示出更多的炎症、神经元损失和血管损伤。
该研究表明,无论运动员是否最终发展为退行性脑病慢性创伤性脑病(CTE),重复头部撞击均可导致长期脑损伤。
科学媒体中心邀请专家发表评论。
奥克兰理工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系副教授Mangor Pedersen评论:
“这项研究在理解头部撞击如何影响大脑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它表明损伤可能早在CTE等疾病被诊断前就已开始。我们仍需更多研究来确定谁面临最高风险以及大脑何时变得脆弱。但这些发现与我们自己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结果一致——由Christi Essex博士和Mayan Bedggood主导的博士项目显示,年轻运动员在头部受伤后数周内就可能出现大脑变化的迹象,包括铁沉积和炎症。
“综上,这对运动安全具有重要启示。它突显了加强监测、早期检测和强化保护措施以降低长期脑损伤风险的必要性。”
无利益冲突。
奥克兰大学脑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实验室主任Helen Murray博士评论:
“本研究采用单细胞核RNA测序这一强大工具,探究人类脑细胞对重复头部撞击的反应。研究者分析了25至51岁男性运动员的尸检脑组织,比较三组人群:八名极少或从未参与接触性运动的健康对照组;九名有重复头部撞击史但未患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的运动员;以及十一名死后确诊为早期CTE的运动员。
“尽管受试者数量较少(这在脑组织捐赠研究中很常见),但该研究为理解大脑对重复头部撞击的反应提供了宝贵见解。研究聚焦于额叶皮层——CTE早期常受影响的区域,但未直接观察以血管周围tau蛋白病变为特征的典型CTE病灶。因此,研究结果揭示了与多年头部撞击暴露相关的更广泛脑部变化。
“研究显示,重复头部撞击组和CTE组的大脑在特定皮层深层区域神经元数量减少。该区域在头部撞击时最易受剪切应力影响,也是CTE病灶特异性发展的区域。重要的是,神经元数量减少与该区域tau蛋白病变程度无相关性,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在CTE病理标志物显现之前。然而数据也显示个体间神经元数量差异显著,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变化对脑功能的具体影响。
“研究还指出炎症是重复头部撞击的早期且持久效应。大脑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随着运动年限增加,从健康静息状态转变为更活跃的炎症状态。血管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支持细胞也显示出应激和激活迹象。综合来看,这些变化表明仅重复头部撞击(即使无CTE病理)就与炎症过程、血管破坏和神经元损失相关。这项工作支持了我们奥克兰大学脑研究中心实验室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是CTE病灶的关键特征。
“虽然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理解这些发现的功能性后果,但本研究强化了证据:多年重复头部撞击可在年轻运动员大脑中引发炎症细胞的慢性变化,即使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发展为CTE。研究结果强调,制定策略以减少训练和比赛中的头部撞击暴露,并谨慎处理脑震荡管理和重返赛场流程至关重要。”
利益冲突声明:“新西兰冰球代表队成员。目前在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和新西兰神经学基金会资助下,研究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神经病理学。”
奥克兰理工大学人类表现学教授Patria Hume评论:
“这项研究提出了新观点:重复头部撞击可能首先引发其他类型脑损伤和炎症,这些可能是早期症状的原因。已知的CTE脑部变化可能较晚出现。这与先前聚焦于特定脑蛋白(p-tau)作为疾病及其症状主因的观点不同。新研究为理解和应对CTE开辟了新途径。
“CTE研究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们经历的情绪、记忆或行为变化等症状,与其死后脑中发现的疾病程度并不总相符。脑中无典型CTE迹象的人可能表现出与患者相同的症状。本研究作者坦承,受试者症状无法完全由CTE相关脑部变化解释。
“然而,研究设计使我们无法确定头部撞击是否直接导致这些变化,或这些变化是否必然导致CTE。研究未明确说明头部损伤史的测量方法,也未将发现与现实生活症状关联。缺乏这种关联,难以判断结果对运动员或公众的意义。研究发现重要,但需更多研究以理解全貌。”
“研究依赖死后采集的脑样本,无法追踪这些变化如何随时间发展。未对生前人群进行跟踪,难以确定这些变化是否总导致疾病,或可能属于其他过程。研究结论可能被夸大。
“虽然本研究为理解头部损伤如何影响大脑提供了新线索,但它未能提供在世人群诊断或治疗CTE的方法。在研究者能可靠识别生前患病者并将脑部变化与症状关联前,新疗法的承诺仍遥不可及。本研究是进步,但非最终答案。”
利益冲突声明:“作为奥克兰理工大学的运动损伤生物力学专家,本人无利益冲突需声明。”
奥塔哥大学物理治疗学院Gisela Sole教授评论:
“本研究在相对年轻(二十余岁至五十岁)的接触性运动运动员尸检脑组织中发现损伤和炎症迹象,这些运动员曾经历重复头部撞击、脑震荡,严重者发展为CTE。这些令人担忧的发现凸显了对年轻人(尤其是首次脑损伤后仍在恢复期就遭遇二次或三次脑震荡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紧迫性。
“许多运动员不报告疑似脑震荡,宁愿继续参赛也不愿接受至少三周的强制休息期。即使轻度脑震荡后,休息仍至关重要——至少48小时减少活动,随后根据头晕、头痛、疲劳、平衡问题、光或噪音敏感、注意力困难等症状逐步恢复学习和运动。
“鉴于这些新发现,由专业医疗人员(医生、执业护士或物理治疗师)诊断更为重要,以提供正确休息指导和分级恢复活动方案。强制退出运动的休息期对平息脑部炎症和降低长期风险至关重要。运动员重返接触性运动前需医疗许可,因医疗人员能检测日常活动中不明显的隐藏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中大脑尤为脆弱,需要充足愈合时间。脑震荡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恢复期延长、再损伤风险增加,以及记忆、注意力和学业表现方面的持久问题。家长、教师和教练负有更大责任,确保疑似脑震荡的运动员立即接受医疗评估。
“为了一场比赛而冒长期残疾风险实在不值。”
利益冲突声明:“奥塔哥大学物理治疗学院教授;完成新西兰彩票健康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共同设计并实施新西兰中学脑震荡管理框架及网站。世界橄榄球基金会资助的ORCHID研究(2022/2023年通过仪器化口腔防护器测量橄榄球训练/比赛中的头部撞击)的共同研究者(首席研究员Melanie Bussey教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