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饮食正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公共卫生专家对此基本达成共识。近年来,各派别希望改善美国人健康状况的行动都聚焦于超加工食品——这类食品占美国人日常饮食的主体。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称这些食品正在"毒害"美国人,并将其归咎于慢性病流行;上月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美国首个禁止学校午餐供应特定超加工食品的州;特朗普政府正着手制定超加工食品的官方定义以指导联邦政策和消费者选择。最新调查显示,多数美国消费者正尝试避免这类食品。
但问题在于:公共卫生与营养专家尚未就超加工食品的明确定义达成共识,而这一定义对改善国民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并非全是垃圾食品
"超加工食品"术语由巴西研究人员提出,用于描述食品加工程度,其核心是NOVA分类系统。该系统一端是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食品(如苹果或冷冻豌豆),另一端则是超加工食品——由工业原料制成并含有人工色素、香料、乳化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典型例子包括加工冷切肉、包装饼干糖果、含糖饮料及冷冻即食餐。
塔夫茨大学"食物即药物研究所"所长达留什·莫扎法里安博士解释:"这关乎家庭烹饪中不会使用的添加剂和加工方法。"他指出近100项观察性研究及三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多种健康危害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甚至抑郁症风险上升。
然而约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莉娅·沃尔夫森强调,并非所有符合超加工定义的食品都不健康。例如包装全谷物面包、植物奶和某些酸奶虽属超加工范畴,却对健康有益:有研究显示含添加糖的酸奶仍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其他研究则发现超加工全谷物面包可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罐装意面酱等产品还能节省家庭烹饪的时间与成本。
"它们并非全是垃圾食品,"沃尔夫森指出,因此任何健康政策或监管都不应一视同仁,"关键在于识别对健康最具危害的食品,而非用同一标准笼统对待所有超加工食品。"但具体应聚焦哪些食品?这成为争论核心。
是否应聚焦营养成分?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戴维·路德维希主张关注食品整体营养质量而非加工程度。他认为超加工食品概念过于模糊,既可能污名化健康食品,又可能给不健康食品披上虚假健康外衣。例如,低糖添加蛋白质的包装谷物被视为超加工食品,而原味玉米片却被归为最低限度加工食品——即便在家添加大量糖分。他表示更愿意让孩子食用前者。
关于添加剂,路德维希指出某些添加剂(如乳化剂)可能扰乱肠道微生物组,但其他(如添加膳食纤维)则有益或无害。"存在健康的超加工食品,也存在不健康的超加工食品,"他质疑若类别如此多元,"这一概念的根本意义何在?"他担忧聚焦单一食品类别可能重演1980-90年代"低脂食品"时代的错误,当时低脂高碳水包装零食激增,往往含糖量极高。
他主张应针对有数十年危害证据的特定营养成分采取行动,尤其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添加糖和白米等精制谷物。全球食品科学家组织"食品技术协会"支持类似路径,在提交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的意见中,该协会呼吁定义应关注食品营养质量(如高盐高糖高脂),而非加工程度。
但能否真正忽略加工过程?
塔夫茨大学的莫扎法里安认为,任何忽略加工作用的定义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超加工食品通常高盐高糖高精制淀粉,"但这并非全部真相。"
他表示:"加工过程本身具有关键意义。"高度加工会以改变人体消化方式的程度改变食物的物理化学结构,"我们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食物进行了分子级拆解与重组。"以奶酪脆片为例,其成品已与原始玉米粉大相径庭。
"当失去天然完整结构时,食物在胃和小肠中会极快消化,"莫扎法里安解释道,"导致糖分和精制淀粉在血液中急剧飙升。"长期来看,这些血糖骤升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风险。同时,食物快速消化意味着更少营养物质到达肠道下部——人体绝大多数肠道微生物栖息地,最终导致微生物组"挨饿"。这不利于健康,因为肠道微生物能分解人体无法消化的食物,并产生影响血糖水平和免疫系统的化学信使。
证据还表明,人体从超加工食品中吸收的热量多于高纤维全食物。莫扎法里安认为需更多研究明确超加工食品与健康危害的关联机制,但"现有证据已足够推动行动"。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沃尔夫森指出,目前超市销售的多数食品确属超加工范畴,对许多人而言这些食品往往更经济实惠。若特朗普政府真想改善国民健康,还需制定政策帮助民众负担健康选择。
她建议消费者可在超加工类别内做出更明智选择:选购包装面包时选择全谷物选项;减少含糖饮料、人工甜味饮料及加工肉类的摄入——这两类食品与健康危害关联最强。她还强调养成阅读配料表的习惯:"若列表冗长且充满乳化剂、染料和色素,尝试寻找'不熟悉且无法发音的添加剂最少'的替代品。"
尽管未必总能找到非超加工选项,但"尽量提升营养含量、减少加工成分,"她说,"这是一种权衡。"尽可能多食用全食物,豆类、冷冻果蔬通常是更实惠的选择。
莫扎法里安总结道:"若所有专家对具体行动尚存分歧,可想而知普通消费者面临何种困境?"这正是他呼吁联邦政策提供指导的原因。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