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保持思维敏锐是否可实现,抑或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若能在一生中持续培养有益于大脑功能的习惯,这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作为认知神经科学与衰老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者,我将结合最新科学进展,阐释我们如何在衰老过程中维持良好的认知健康。
认知储备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就是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认知储备。认知储备指大脑抵抗衰老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而不引发显著功能衰退的能力,该概念现已成为预防认知衰退的核心方法。
《柳叶刀》2024年更新的《痴呆症预防、干预与护理》报告指出,通过干预14项可调节风险因素,45%的痴呆症病例可被预防或延迟。这些因素包括身体活动不足、抑郁和社会隔离,而最早期且最关键的因素是教育水平低下。
超越教育范畴
教育长期被视为认知储备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长期接触智力刺激活动对有效脑网络发展的促进作用。但该观点现已过时——认知储备并非在童年或成年期固定不变:通过学习、丰富的社交互动及认知刺激性休闲活动等不同经历,认知储备可在一生中持续构建、维持甚至增强。
具体活动包括演奏乐器、参与国际象棋等复杂棋类游戏,或从事需要规划与解决问题的志愿活动。
理解认知储备机制
科学研究提供了多种互补模型来解释认知储备机制。部分模型聚焦大脑结构本身,认为神经元数量等特征影响大脑对损伤的耐受性,此为"大脑储备模型",基于某些人天生拥有更多神经元从而更好应对衰老的假设。
另一些模型则主张积极生活方式可通过增强生物韧性延缓脑衰老效应,例如大脑在老化过程中保持完整功能的能力,尽管年龄增长却少有可见退化迹象,此为"大脑维护模型"。
第三类模型强调大脑的功能灵活性,使其能以不同方式调动资源或激活替代神经网络来补偿年龄相关损失,此即"认知储备模型"。这些模型共同构成区分大脑储备、大脑维护与认知储备的概念框架,各基于特定理论但相互补充且获实证支持。认知储备模型因与教育水平等可调节因素紧密关联,成为研究最广泛的理论。
认知储备的动态特性
这一理论澄清有助于统一研究并有效指导预防策略,尤其重要的是揭示认知储备绝非固定实体——它会随经验与学习互动而演变,因此可在一生中持续强化。
最新研究支持这一动态观点。作为魁北克研究团队成员,我们发现结构化记忆策略学习(如定位法——将信息与熟悉场所关联,或心理可视化——将信息转化为图像以增强记忆)能显著改变脑活动模式。在信息学习与回忆阶段,不同脑区观察到激活增强与减弱的组合变化,反映记忆策略使用提升了大脑功能灵活性。
研究还显示,受教育程度更高者在学习和回忆时特定脑区激活更具针对性,表明其大脑采用更高效策略。其他研究也证实教育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我们团队发现教育年限与灰质体积及记忆相关脑激活存在关联;另项研究则揭示高教育水平者在任务复杂度变化时脑激活灵活性更强。这些成果共同证实,认知储备可通过经验与认知训练在任何年龄发展。
在趣味中激发大脑潜能
加拿大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联盟开展的Engage研究,正探究认知刺激性休闲活动对老年人的行为与神经生理影响。该混合干预将正式认知训练(记忆策略、注意力)与学习音乐、第二语言或电子游戏等结构化休闲活动结合,提供生态化模式——即贴近真实生活条件、兼具趣味性与持续参与性的方案。
Engage研究若证实此类自然干预能产生与传统认知训练(如计算机或纸笔重复练习)相当的效果,将彻底改变年龄相关认知衰退的预防策略。
第二语言学习的神经效益
在魁北克大学三河城分校(UQTR)的衰老神经心理学实验室(NeuroAge),我们正开展互补性项目。与现代语言与翻译系Paul John教授、心理学系Simon Rigoulot教授合作,探究老年人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认知与脑活动的影响。
通过整合课程、辅导及认知与脑电图测量的方案,该项目旨在记录有意义、有激励性且可及的学习带来的认知与神经效益。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支持即使晚年才开始智力投入也能产生可测量益处的观点。
维持任何年龄阶段的良好认知健康,都需要可及、激励且刺激的干预措施组合。认知储备绝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一生中持续构建。研究进展现为我们提供了健康老龄化的具体工具,尤其在认知健康领域。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