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发黄有颗粒?当心牙结石预警!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0 17:22:4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06字
通过解析牙结石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及科学应对策略,提供从日常护理到专业治疗的完整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掌握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技巧,维护口腔健康。
牙结石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牙周炎超声波洁治牙菌斑口腔护理牙周健康洗牙牙龈发黄
牙龈发黄有颗粒?当心牙结石预警!

牙结石是口腔里的“顽固污垢”——它由牙菌斑矿化形成,就像茶渍粘在杯子上久了变硬变厚一样。牙菌斑先在24小时内形成初期生物膜,3-5天细菌种类变多,7天以上就会完全钙化变成牙结石。它最爱藏在后牙内侧、门牙外侧这些清洁盲区,一开始只是牙龈边缘有黄褐色小颗粒,慢慢会引发牙龈红肿、刷牙出血。

怎么发现牙结石的信号?

牙结石的发展有明显“阶段提示”,出现这些情况得重视:

  • 初期信号:牙龈边上有黄褐色小颗粒,刷牙时感觉牙刷碰到粗糙的“小疙瘩”;
  • 中期信号:牙龈一直红肿,每次刷牙都出血,甚至牙缝看起来变宽了;
  • 晚期信号:牙齿开始松动,或者口臭持续超过2周没好。
    要注意,牙结石颜色因人而异:抽烟的人多是深褐色,爱喝茶的是棕黄色,和饮食、口腔环境有关。
牙结石的危害可不小

别把牙结石当“小脏东西”,它对口腔和全身都有影响:

  1. 牙龈的“炎症源头”:牙结石表面每平方毫米藏着超10亿个细菌,像在牙龈上埋了“细菌窝”,一直刺激牙龈发炎;
  2. 破坏牙周组织:结石压着牙龈往下缩,形成5mm以上的“牙周袋”,里面更容易积脏东西;
  3. 牙齿变松的“凶手”:加速牙槽骨吸收(固定牙齿的“地基”),速度是正常的3-4倍,时间久了牙齿会晃;
  4. 连全身都受影响:牙周细菌可能通过血液跑到身体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风险。
教你综合防住牙结石
专业治疗要找对方法
  • 超声波洁治:用高频震动(28-40kHz)把结石震下来,配合水雾降温,不会疼;
  • 喷砂清洁:针对有色素的结石(比如茶渍、烟渍),用碳酸氢钠颗粒擦干净表面;
  • 定期检查:普通人每6-12个月做一次专业清洁,糖尿病人要缩短到3个月。
日常护理要做到位
  • 刷牙方法: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和牙龈呈45度角,每颗牙的每个面轻轻刷8-10下,别太用力戳牙龈;
  • 辅助工具:牙线拉成“C”形贴住牙面刮,能带出牙缝里的残渣;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别自己乱⽤,得听医生的;
  • 饮食注意:少吃粘糊糊的糖(比如软糖、蛋糕),吃完用清水漱口,别让残渣粘在牙上。
辅助设备选对更省心
  • 电动牙刷:选声波震动每分钟4万次以上的,比手动刷得干净;
  • 菌斑显示剂:定期涂在牙上,染色的地方就是没刷干净的盲区,针对性补刷;
  • 冲牙器:水压调在50-90psi,重点冲后牙内侧、牙缝这些刷不到的地方。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 牙龈自己流血超过30分钟止不住;
  • 牙齿突然松得厉害(碰一下就晃);
  • 牙龈肿起脓包还发烧(超过38℃);
  • 治完牙结石后,口臭还持续2周没改善。
特殊人群要重点防护
  • 孕妇:怀孕后牙结石生成速度比平时快2.3倍,建议孕前先做牙周检查,省得孕期牙龈肿疼;
  •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得牙周炎的风险高5倍,每天要更认真刷牙,定期查口腔;
  • 正畸患者:隐形牙套每天要拆下来清洁,传统金属托槽用专用牙刷刷缝隙;
  • 老人:牙龈萎缩导致牙根露出来,容易长根面结石,建议用含氟护龈牙膏,保护敏感牙根。

牙结石不是“小事”,初期不重视会慢慢变严重——从牙龈出血到牙齿松动,甚至影响全身健康。平时坚持正确刷牙、用牙线,定期去医院检查,就能防住大部分问题。要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的情况,别拖着,赶紧找牙医,早处理早好。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