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现:
- 风险关联:超加工谷物摄入量越高,发展为炎症性肠病(IBD)的风险越高,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
- 保护作用:新鲜面包和米饭的摄入与较低的IBD风险相关,支持选择最小化加工的饮食模式。
根据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的研究,每日摄入至少19克超加工谷物(如工业生产的白面包、意大利面、谷物和糕点)的人群更易患炎症性肠病。
研究背景:
超加工谷物在精制过程中通常会去除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添加糖、脂肪、乳化剂、增稠剂和防腐剂。此类食品对肠道健康和炎症的影响已有研究报道,但其与IBD的具体关联此前尚未充分探讨。
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副教授、汉密尔顿健康科学IBD诊所主任尼拉杰·纳鲁拉(Neeraj Narula)博士表示:"明确破坏肠道健康的关键超加工谷物成分,可能为IBD的预防策略提供新方向。我们的研究不仅延续了超加工食品与IBD风险关联的证据链,还首次指出超加工谷物对IBD亚型的不同影响。"
研究方法:
纳鲁拉团队分析了"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中124,590名参与者的数据。参与者需完成经验证的超加工谷物、新鲜面包和米饭摄入频率问卷。
研究结果:
在12.9年的中位随访期间,605名参与者发展为IBD(溃疡性结肠炎497例,克罗恩病108例)。
- 风险梯度:
- 每日摄入19-50克超加工谷物者,IBD风险比低于19克者高37%(HR=1.37;95%CI 1.06-1.77)
- 每日摄入≥50克者,风险提升至2.08倍(HR=2.08;95%CI 1.68-2.58)
- 特定食品风险:
每日摄入≥30克包装面包(约1片面包)者,IBD风险达2.11倍(HR=2.11;95%CI 1.65-2.7)
亚型分析:
调整疾病类型后,上述关联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仍显著,但在克罗恩病中不显著。
临床建议:
纳鲁拉博士建议:"临床医生应考虑建议患者减少超加工谷物摄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以潜在降低IBD风险。鼓励患者选择地中海饮食中最小化加工的谷物选项来支持肠道健康。"
研究局限:
- 依靠自我报告的饮食数据
- 未区分不同加工工艺的具体影响
- 队列人群基线健康状态未完全控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