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感染或是肺移植排斥关键Common Bacterial Infection Might Be Key to Lung Transplant Rejection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medpagetoday.com美国 - 英语2025-08-26 05:13:50 - 阅读时长2分钟 - 990字
最新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肺移植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存在显著关联。华盛顿大学团队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和动物实验揭示,该细菌通过破坏免疫调节细胞并激活CXCR3+B细胞引发排斥机制,提示早期感染检测和靶向CXCR3的治疗策略可能改善预后。该研究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为解决肺移植后2年80%死亡率的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肺移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呼吸道标本治疗策略早期感染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囊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XCR3抑制剂
常见细菌感染或是肺移植排斥关键

肺移植受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后,其产生明确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风险增加4.09倍(95%CI 1.75-9.54),可能排斥风险增加2.78倍(95%CI 1.47-5.27)。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安德鲁·E·格尔曼博士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发表的研究显示,即使校正囊性纤维化等混杂因素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仍使AMR风险增加2.01倍(95%CI 1.05-3.85)。

通过小鼠模型研究,研究团队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能快速侵袭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导致急性淋巴细胞毒性反应,包括Foxp3+ CD4+调节性T细胞死亡——这些细胞对抑制AMR至关重要。这种损伤引发表达CXCR3蛋白的B细胞增殖,这些B细胞对供体器官抗原高度敏感,最终导致抗体介导的肺移植排斥。阻断CXCR3可预防小鼠移植肺排斥,提示潜在治疗策略。

卡尔加里大学的伊达尔·吉耶莫-丰塞卡和布莱恩·伊普在同期评论中指出,早期感染检测可能预测AMR发展,后续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可指导抗体清除治疗。AMR已报告发病率27%,即使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30天死亡率20%,2年死亡率高达80%。

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间572例肺移植患者,平均随访4.92年期间66例发生临床AMR。188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患者中,45%诊断为囊性纤维化,其次为间质性肺病(24%)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7%)。囊性纤维化患者移植后铜绿假单胞菌阳性与AMR风险增加5倍显著相关,COPD和间质性肺病患者风险增幅较低且未达统计学意义。

研究揭示的潜在治疗方向包括:针对T3S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正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开展II期试验的CXCR3信号抑制剂。研究团队提出,开发抗CXCR3疗法可能预防这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局限性在于肺移植受者中同时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史和AMR诊断的活检样本不足,难以将机制发现与临床表现相关联。

评论专家指出,未来需探索抗原呈递细胞和炎性细胞在供体特异性抗体产生及移植物损伤中的作用。是否在肺移植前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能改变供体特异性抗体形成或AMR进展仍是开放问题。基因改造细胞治疗(如CAR-Treg细胞)可能通过恢复B细胞控制改善预后,T-bet抑制剂也可能靶向移植后病理性B细胞发育。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