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快报》报道,最新研究证实猫类同样会患上脑部退化疾病。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发现,患有痴呆症状的猫只大脑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高度相似。布里斯托大学动物行为专家Emily Blackwell和兽医研究员Sara Lawrence-Mills联合列出八大预警信号:
- 异常发声:猫咪夜间突然高声喵叫或在新环境中过度发声
- 互动改变:变得异常黏人或相反减少互动,对熟悉人类出现认知障碍
- 睡眠紊乱:夜间焦躁不安、白天睡眠时间延长
- 排泄异常:在猫砂盆外排泄(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 空间迷失:出现迷失方向、呆视墙壁、卡在物品后方等行为
- 活动异常:活动量显著减少或增加,自我清洁频率降低
- 焦虑表现:对熟悉环境突然产生恐惧,频繁躲藏
- 认知障碍:无法完成既往熟练动作(如寻找食盆),学习新指令困难
研究显示,半数15岁以上的老年猫存在认知衰退迹象,甚至7岁年轻猫也发现早期症状。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强调,猫痴呆症症状与关节炎、肾病等存在重叠,确诊前需通过兽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应对建议包含:
- 环境改造:对轻度患病猫使用互动玩具激发狩猎本能,但重度患者需维持环境稳定
- 膳食调整:添加含抗氧化剂(维生素E/C)和ω-3脂肪酸的处方粮,注意避免犬类专用补充剂中的猫咪有害成分(如α硫辛酸)
- 行为干预:通过寻宝游戏维持认知活跃度,但需根据病情分级制定方案
该病症的高发性引发对老年猫护理模式的重新审视。值得注意的是,猫类认知障碍的病理特征与人类高度相似,已成研究人类痴呆症的重要动物模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