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 PPT

认知障碍 / 来源:www.slideshare.net沙特阿拉伯 - 英语2025-09-09 21:28:50 - 阅读时长2分钟 - 557字
本文详细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案,包含疾病分期特征、相关神经生物学假说(如淀粉样蛋白假说)、鉴别诊断要点及药物治疗进展,重点强调该疾病的神经退行性特征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认知功能衰退记忆丧失疾病病理临床分期特殊关联病症治疗方案病理机制假说影像学检查预后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脑部疾病,会导致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衰退,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其症状包括记忆丧失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抑郁、行为改变等非认知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记忆丧失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疾病病理特征表现为大脑中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以及神经元之间连接的丧失。病情会从轻度发展到中度和重度阶段,伴随认知和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该病的临床分期特征:

  1. 轻度阶段:健忘、短期记忆丧失、日常生活活动受损
  2. 中度阶段:认知缺陷进展、行为和精神症状出现
  3. 重度阶段:激越、睡眠模式改变、需要协助穿衣进食
  4. 极重度阶段: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语言能力丧失

特殊关联病症:

  • 癫痫发作(10-20%患者出现)
  • 抑郁症状(需满足DSM-4标准诊断)
  • 与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等的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包含:

  •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利凡斯的明6-12mg,加兰他敏8-24mg)
  • 谷氨酸拮抗剂(美金刚10-20mg)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状)

病理机制假说:

  • 淀粉样蛋白假说:β-淀粉样蛋白在脑血管和灰质中的沉积
  • 自由基假说
  • 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异常)

影像学检查:

  • CT脑扫描特征
  • 慢性硬膜下血肿鉴别要点

预后方面,患者常因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而危及生命。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