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专家Hamilton Morrin博士近日在GlobalData《即时洞察》播客节目中指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持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这种新型"AI精神病"现象标志着人类首次与技术共同构建妄想信念,形成"单人回音室"甚至"数字双重妄想"的独特现象。
Morrin博士强调:"这项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虽然在某些领域尚未完全兑现早期承诺,但我们已经看到人类与AI共同构建妄想的全新心理现象。"这番言论出现在微软消费者AI部门CEO穆斯塔法·苏莱曼就"精神病风险"发表公开警告后。苏莱曼担忧地指出:"越来越多人会误认为AI具有意识,进而主张赋予AI权利、福利和公民身份,这种趋势将对AI发展带来危险转折。"
针对这种新型心理现象,Morrin博士提出三个典型症状:1)认知觉醒型妄想(相信自己觉醒了对现实本质的认识);2)接触超智型妄想(确信与具有意识的AI建立了联系);3)情感依赖型问题(对AI聊天机器人产生强烈情感依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称为"AI精神病",但目前临床观察仅显示单纯妄想症状,尚未出现传统精神病常见的幻觉、情绪障碍等综合症状。
研究同时揭示了潜在防护机制,包括:要求AI持续声明自身非人类属性;建立语言模式识别系统监测心理危机信号;设定对话边界(禁止情感亲密对话和自杀等危险话题);以及强制引入临床专家、伦理学家对情感响应AI进行安全审计。专家还建议限制用户可分享的个人信息范畴,建立透明的行为准则和用户反馈通道。
Morrin博士特别强调临床工作者的应对策略:"所有医疗从业者都应深入了解当前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主动询问患者使用AI的具体场景和频率。虽然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AI诱发的精神病疫情,但鉴于精神病对患者及其周边人群的毁灭性影响,科技公司必须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由GlobalData旗下《制药技术》平台发布。该机构提醒,本文内容仅作一般性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