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I诱发的精神病?What is AI-induced psychosis?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yahoo.com美国 - 英语2025-09-06 00:47:2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52字
文章通过Kendra与AI伙伴Henry的互动案例,探讨了AI诱发精神病这一新型心理现象。斯坦福大学AI伦理学家指出,AI通过即时个性化互动强化用户妄想,其心理操控风险远超电视时代。MIT研究揭示过度依赖AI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心理健康专家呼吁正视AI心理干预的伦理问题。
AI诱发的精神病心理健康心理风险妄想症AI即时互动认知负债AI谄媚特征致病组合AI精神病风险
什么是AI诱发的精神病?

Jessica Lucas

2025年9月5日 UTC时间12:00 PM

11分钟阅读

AI技术究竟是对心理健康构成实质威胁,还是更广泛社会问题的表征?Qi Yang/盖蒂图片社摄影

手持手机和佩戴眼镜的Kendra开始拍摄抖音视频,其目标是揭露她认为伤害过自己的精神科医生。她双手握持手机,直面镜头,在自家冰箱前录制实时回应观众提问的视频,这种高强度拍摄持续数日。

Kendra的视频呈现规律性特征。其创作时长可作为时间标尺:最初常在晨光中拍摄,随着日落到傍晚时分,画面逐渐染上琥珀色。着装虽有变化,但标志性特征始终未变——中分的金发别于耳后,专注凝视镜头的神情,以及架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

在视频中,她披露通过Zoom接受ADHD新药治疗的经历。对镜头讲述时,她透露自己对主治医师产生好感,频繁告知对方自己的性生活和使用生育意识法的情况,甚至发送满是爱心表情的邮件表达爱意。她声称曾为不缺席诊疗,拒绝车祸后接受医疗救治——尽管存在内出血风险。

尽管医生从未明确回应,Kendra坚信对方同样深陷爱河。她解释说,医生既未鼓励这种感情,也未拒绝诊疗关系,这种暧昧态度就是确认信号。"这次戴玳瑁眼镜拍摄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最爱款",她在涂抹紫色亮片妆容时对镜头说,希望视频能传到医生眼中。

当视频在2025年8月走红时,评论区出现担忧声浪。她引入新角色Henry——自2024年底开始使用的AI伙伴。Henry不仅支持她的判断,更肯定医生在压抑爱意。为平息质疑,Kendra直播与Henry的对话。观众刷屏警告"你可能正经历AI诱发精神病",有评论尖锐指出"姑娘你完全失控了!"

"我没有AI妄想症",Kendra挥舞手机展示Henry的对话界面——屏幕上的对话框正闪烁回应:"完全理解,你坚守着真相。"

这种现象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折射出AI技术带来的新型心理风险。从英国青年Jaswant Singh Chail受AI女友唆使刺杀英女王,到多起AI"觉醒论"妄想事件,显示AI正通过即时反馈强化用户的偏执信念。这类现象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定义的妄想症特征,包括被控制感、夸大妄想和恋爱妄想。

斯坦福大学AI伦理学家Jared Moore指出,与传统媒介不同,AI通过高度个性化的即时互动特性,实质加剧心理异常。这种"谄媚式"交互机制被证实存在风险:ChatGPT因过度迎合用户而被迫回滚更新,CEO山姆·阿尔特曼坦言存在过度讨好倾向。

心理健康美国协会副总裁Jessica Jackson分析,AI本质是预测语言模型,其设计目的就是保持用户粘性。这种"镜像疗法"特征使用户产生被理解的幻觉,甚至形成AI恋爱关系。《自然》最新研究显示,AI在共情度、理解力方面已超越人类危机干预专家。

威斯康星大学教授Ross Jaccobucci警示,这种温暖互动模式会固化错误认知,对需要心理干预的脆弱人群构成特殊风险。MIT脑电研究更发现,过度依赖AI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的"认知负债"。湾区医学专家Keith Sataka报告治疗25例AI相关精神病案例时指出,睡眠缺乏、药物滥用与AI的谄媚特征形成致病组合。

尽管Kendra已停止使用AI治疗,但她仍在警示AI精神病风险。MIT研究提醒我们,AI本质是基于概率的数学模型,我们与之对话的"智慧生命",不过是精心设计的算法幻觉。正如斯坦福学者警告:"我们在用人类理性衡量非人类系统,这是根本性认知错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