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普遍。根据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的数据,2020年全球有超过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该组织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20年将逐年翻倍,到2030年将达到7800万人。
痴呆症有多种类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形式。尽管目前尚无痴呆症的治愈方法,但早期发现有助于患者管理病情。然而,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模糊,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能极早显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迹象——空间导航能力下降。空间导航可理解为大脑确定自身位置及规划行进路线的能力,即人体内部的"GPS"系统。
这种导航困难可能在记忆丧失等常见症状出现前长达25年就已存在。如此早期的预警信号意义重大,因为更早诊断对启动治疗以及科学家探索疾病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空间感知能力意味着什么?
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科学家团队开展了这项寻找早期迹象的研究。他们招募了约100名年龄介于43至66岁之间的受试者,这些人均因家族病史、携带特定高风险基因(称为APOE-ε4等位基因)或生活方式风险因素而具有较高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与研究者均未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身体完全健康,且年龄比医生预期的痴呆症发病年龄提前约25年。
为测试导航能力,参与者佩戴虚拟现实(VR)头显设备,在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中完成路径探索任务。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在VR导航任务中表现明显更差,经常迷路或难以找到正确路径。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
关键的是,这些受试者在其他类型测试(包括记忆检测)中表现正常。这表明空间导航障碍可能是大脑最早出现的功能异常,比记忆丧失等症状提前数年甚至数十年。
专家指出,这种变化可能是健康状态向疾病早期过渡的最早信号。研究人员正计划将此VR测试开发为临床诊断工具,以助力更早发现疾病。
研究者解释,该发现具有双重重要意义:首先,它使医生能够大幅提前识别阿尔茨海默病初期征兆,这对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其次,VR测试基于大脑颞叶区域特殊细胞处理空间与位置信息的机制,有助于在脑细胞细微变化与实际症状间建立关联——这正是当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面临的主要瓶颈。
研究还发现男性空间导航能力下降幅度大于女性,提示需深入探究阿尔茨海默病在性别间的差异化影响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对此表示认同,强调早期精准诊断不可或缺,并指出该研究明确证实导航障碍可能是最需警惕的首发症状之一。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