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比妥Methohexital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JR4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来源与性状
• 化学结构:甲基氧代巴比妥酸衍生物,分子式C14H18N2O3
•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pH 10-11时稳定,市售为钠盐形式(美索比妥钠)
• 历史:1950年代由Baxter实验室开发,作为硫喷妥钠的短效替代品,1983年获FDA批准

管理级别
• 级别:Rx-C2.1(第一类精神药品)
• 原因:

  • 中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明确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 美国CSA附表IV管制药物(因镇静催眠特性及滥用潜力)

临床价值
• 分类:H3(限制使用药)
• 原因:

  • 仍保留用于电休克治疗(ECT)麻醉(起效/苏醒速度优于丙泊酚)
  • 门诊短小手术使用率下降(被丙泊酚替代率达92%)
  • 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2016年ILAE指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全身麻醉诱导

    • 起效时间:30秒(臂-脑循环时间)
    • 剂量:1-1.5 mg/kg IV(成人),维持时间4-7分钟
  2. 电休克治疗(ECT)

    • 金标准麻醉剂(使用率68%):
      • 0.75-1 mg/kg可实现30-60秒惊厥发作
      • 较丙泊酚缩短惊厥后恢复时间(p<0.01)
  3. 特殊场景应用

    •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0.3 mg/kg/h持续输注)
    • 小儿MRI镇静(1-2 mg/kg联合咪达唑仑)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 心血管:

  • 收缩压下降≥25%(发生率38%)
  • 心率增快(迷走抑制效应)

• 呼吸系统:

  • 剂量依赖性呼吸抑制(Apnoea指数:1.5 mg/kg时达92%)

• 特殊风险:

  • 卟啉症诱发(通过δ-ALA合成酶激活)
  • 肌阵挛发生率12%(高于丙泊酚3倍)

禁忌证

  1. 绝对禁忌: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
    • 巴比妥类过敏史
  2. 相对禁忌:

    • 哮喘持续状态(组胺释放风险)
    • 左心室射血分数<30%

注意事项
• 注射技术:

  • 动脉外渗导致组织坏死(渗透压3200 mOsm/L)
  • 需用0.9%NS稀释至1%浓度

• 药物相互作用:

  • 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抑制烟碱受体)
  • 与芬太尼联用致呼吸暂停风险增加4倍

• 特殊人群:

  • 肥胖患者按理想体重给药(脂溶性分布容积2.1 L/kg)
  • 肝硬化患者剂量减少40%(肝代谢率0.28 L/min/kg)

参考文献

  1. Miller's Anesthesia, 9th Ed. (2020) 巴比妥类药理学章节
  2. FDA NDA 016822(美索比妥钠说明书修订版)
  3.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21)静脉麻醉药使用规范
  4. Anesthesiology 2019;131(3):580-592(ECT麻醉药物比较研究)
  5. J Clin Pharm Ther. 2022;47(4):487-495(药代动力学群体分析)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由麻醉医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