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麻醉剂Opioid anaesthetic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5
编码XM4MV8
子码范围XM0YQ0 - XM7YQ6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半合成/合成阿片类药物)
  • 来源与性状
    阿片类麻醉剂源自天然罂粟生物碱(如吗啡)或人工合成(如芬太尼)。吗啡于1804年首次分离成功,芬太尼1959年合成。性状多为白色结晶粉末,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
  • 管理级别
    Rx-C1(麻醉药品)
    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所有天然阿片生物碱及其合成类似物均被列为麻醉药品管理,因其具有高度成瘾性和滥用潜力(WHO Expert Committee on Drug Dependence评估报告)。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
    作为围术期镇痛金标准,在重大手术、创伤性疼痛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性。2023年《中国麻醉学指南》推荐为多模式镇痛核心用药。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术中镇痛:复合全身麻醉时减少吸入麻醉药用量(MAC值降低40-60%)
  2. 术后镇痛:PCA泵持续给药控制急性疼痛(吗啡PCIA方案)
  3. 癌痛管理:WHO三阶梯镇痛方案中强阿片类药物
  4. 机械通气镇静:ICU患者同步镇痛镇静(如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呼吸抑制(μ受体过度激活)
    肠蠕动抑制(术后肠梗阻风险增加300%)
    组胺释放(芬太尼除外)
    药物蓄积(哌替啶代谢物去甲哌替啶致惊厥)
  • 禁忌与风险

    1. 急性哮喘/COPD急性加重期(FEV1<50%预测值禁用)
    2. 颅脑损伤(可能掩盖瞳孔体征并升高颅内压)
    3. 混合激动-拮抗剂(如布托啡诺)禁用于阿片依赖患者
    4. 哌替啶禁用于MAO抑制剂治疗者(5-HT综合征风险)

参考文献

  1. 《麻醉药理学(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阿片受体作用机制
  2. 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2024/03 REMS更新
  3.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22]12号
  4. Miller's Anesthesia 9th ed. 第17章阿片类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