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儿童及青少年的肠道细菌存在独特模式。该研究发表在《神经科学》期刊上,还揭示了食欲调节激素水平的变化,表明在这些疾病中肠道微生物、饮食行为和大脑健康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
人体消化道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群落,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这一内部生态系统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与大脑交流,常被称为肠脑轴。研究人员日益认识到,该微生物群落的失衡(有时称为菌群失调)可能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包括影响大脑的疾病。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神经性厌食症(AN),常伴随胃肠道问题和异常饮食模式。
来自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旨在深入理解肠道健康与这些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他们的工作旨在比较这三种不同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群,并探索其与食欲调节激素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关联。
由马塞拉·索尔蒂索娃(Marcela Soltysova)和亚历山德拉·托莫娃(Aleksandra Tomova)领导的研究团队招募了117名儿童及青少年参与研究。该群体包括30名ASD男孩、14名ADHD儿童和21名AN青少年女孩。他们的生物数据与52名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后者在年龄和性别上相匹配,作为对照基准。
为开展调查,科学家收集了所有参与者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从粪便样本中,他们使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他们还测量了钙卫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的水平,这两种蛋白质可指示肠道炎症或通透性增加。
从血液样本中,他们测量了多种参与饥饿和饱腹感的激素水平,包括瘦素、胃饥饿素和肽YY(PYY),以及某些与神经细胞生长和健康相关的蛋白质。
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所有三组患者群体存在若干共性。ASD、ADHD和AN三组患者的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这两大主要细菌群的比例均较高。该比例常被视为肠道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指标。三组疾病患者体内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属和粪杆菌属)水平也普遍较低。
除这些共享特征外,每种疾病还与独特的微生物特征相关。ASD和ADHD儿童的细菌丰富度均较低,意味着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不足。ASD组的拟杆菌门和志贺氏菌属细菌水平较高,而放线菌门和瘤胃球菌属水平较低。
同样,ADHD组显示志贺氏菌属和脱硫弧菌门增加,而厚壁菌门减少。AN青少年也表现出厚壁菌门水平降低,但其他细菌群(如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疣微菌门)水平升高。
当研究人员检查食欲调节激素时,发现了显著差异。ADHD儿童的PYY激素水平明显较低,该激素有助于餐后传递饱腹信号。AN组的变化更为显著,参与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瘦素、胃饥饿素和PYY水平均较低。研究人员在各组间未发现肠道炎症标志物或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显著差异。
该研究为这些疾病中的肠道环境提供了快照,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作者指出,样本量相对较小,且数据收集期间正值新冠大流行,加剧了这一挑战。较小的参与者群体意味着研究结果应视为初步发现,需在更大、更多样化的患者群体中进行验证。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受饮食、体力活动和药物使用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而本研究未聚焦于这些变量。未来研究可尝试控制这些因素,以更清晰地揭示微生物的特定作用。
该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自闭症、多动症和神经性厌食症中的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与饱腹激素水平的联系》由马塞拉·索尔蒂索娃、亚历山德拉·托莫娃、马蒂娜·保林约娃、西尔维娅·拉卡托索娃、亚娜·特雷巴蒂卡和达尼埃拉·奥斯塔特尼科娃撰写。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