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面临更高新冠病毒感染风险:2025年父母需知Infants at higher risk for COVID-19: What parents need to know in 2025 - silive.com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silive.com美国 - 英语2025-10-27 01:57:3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94字
本文深入分析2025年6个月以下婴儿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而面临更高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现状,医学数据显示12%感染新生儿需重症监护远超年长儿童的3%。专家强调父母及家人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传播链,孕妇接种更能为胎儿提供保护;同时详述长新冠对儿童的认知障碍、呼吸困难等长期健康影响,剖析父母因社交媒体 misinformation 对疫苗的犹豫心理,并基于美国儿科学会权威报告澄清疫苗安全有效性及常见副作用机制,呼吁公众以科学态度及时接种以守护婴幼儿健康。
婴儿年长儿童新冠病毒感染健康风险疫苗接种长新冠父母犹豫副作用重症监护预防疾病
婴儿面临更高新冠病毒感染风险:2025年父母需知

纽约州史坦顿岛——医学研究表明,6个月以下的儿童无法接种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但他们可能感染病毒并面临潜在严重后果。美国儿科学会指出,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新生儿感染风险显著升高,数据显示12%的感染新生儿需要重症监护治疗,而年长儿童中该比例仅为3%。

"所有儿童包括新生儿,若暴露于新冠病毒均存在感染风险,"西布赖顿里士满大学医学中心门诊儿科主任安娜·门德斯博士表示。正因如此,医生与卫生机构持续呼吁父母、兄弟姐妹及所有符合条件者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加强针,以减少病毒向包括婴儿在内的易感人群传播。

北威尔史坦顿岛大学医院门诊普通儿科主任安娜·科尼什博士指出:"感染新冠病毒的婴儿可能出现发热、鼻塞及喂养或排泄异常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尤其当婴儿存在基础健康问题时,新冠病毒可能导致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梅奥诊所建议,孕妇在孕期接种疫苗可降低婴儿风险,因部分证据表明保护性抗体可传递给胎儿并延续至出生后。

新生儿感染可能发生在母亲子宫内最后几周,但更多见于出生后早期。医学专家指出,主要传播途径为感染母亲的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感染的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等。梅奥诊所强调,呼吸困难属于需立即就医的严重症状。科尼什补充称,早产儿、存在基础疾病或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婴儿感染风险更高。

年长儿童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疫情初期儿童青少年较成人更易表现为轻症且短期预后较好,但随着新变种出现,这一情况已发生改变。鉴于感染SARS-CoV-2的儿童青少年数量持续显著上升,该学会与本地顶级儿科医生敦促父母为子女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并向免疫力低下或尚未建立免疫的兄弟姐妹传播病毒。

起初认为儿童群体较少受病毒长期影响,但美国儿科学会指出,随着急性感染后未完全康复的儿科病例报告与研究激增,这一认知迅速转变。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可能出现被称为"SARS-CoV-2感染后急性后遗症"或"长新冠"的长期健康负担。

正因如此,医生与医疗机构持续强调每年接种最新版疫苗加强针的重要性,以预防疾病并向包括儿童在内的他人传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6个月以上儿童均符合接种条件;5至11岁儿童及所有成年人应接种加强针。美国儿科学会还建议6至23个月龄人群完成初始疫苗接种系列,或为既往完成初始接种的2岁以下儿童提供单剂加强针。

门德斯博士表示:"长新冠症状多样且可能被低估,但脑雾、呼吸困难、胃肠功能障碍、全身疼痛及疲劳等症状,即使在轻症感染后,也会给儿童造成显著负担。"

父母犹豫心理

门德斯指出,尽管存在健康风险,许多父母仍不愿为家人接种疫苗并按时加强。"这主要源于各类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错误信息,"她引用美国儿科学会数据称:"某项研究显示50%的看护者担忧孩子接种新冠疫苗,仅三分之一认为疫苗安全;疫苗新颖性与 perceived 缺乏必要性是拒绝主因。"

然而美国儿科学会强调,新冠疫苗被证实安全有效。该机构报告显示,自疫苗推荐用于6月龄以上人群以来,数百万儿童青少年已安全接种。疫苗持续接受严格监测,始终达成核心目标:预防儿童及成人的住院与重症。美国儿科学会指出:"所有授权推荐的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均展现高效力,其安全性监测堪称美国史上最严密。"

科尼什建议:"与儿科医生充分沟通疑虑,方能为孩子做出科学决策。"

副作用

医生报告称,疫苗接种存在潜在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头痛、疲劳、寒战、发热、关节痛或恶心,尤见于第二剂后。但这些反应表明身体正在产生免疫应答。美国儿科学会声明,尽管有接种后死亡报告,但未发现异常模式;经调查的死亡案例中,无一例被证实与疫苗存在因果关联。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