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夜间频繁因噩梦醒来可能意味着你在70岁前死亡的风险高出三倍。这项研究将频繁噩梦与早逝以及生物性衰老加速联系起来。
该研究由英国痴呆研究所(UK Dementia Research Institute)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领导,分析了2,429名年龄在8至10岁之间的儿童数据,以及183,012名年龄在26至86岁之间的成年人数据。研究开始时,成年参与者自我报告了他们的噩梦频率,并进行了长达19年的随访。
对于儿童,其噩梦频率由父母在研究开始时进行报告。儿童的生物性衰老评估通过测量其端粒长度来进行,端粒是一种作为细胞衰老指标的小型DNA序列。
成年人的生物性衰老则通过端粒长度和先进的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s)进行评估,后者是一种衡量全身衰老速率的分子标记。
这项在2025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大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报告做噩梦的成年人比那些很少或从未做噩梦的人早逝的可能性高出三倍以上。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噩梦频率越高,生物性衰老速度也越快,这大约占早逝风险增加的40%。
有趣的是,每周做噩梦被发现是比吸烟、肥胖、饮食不良和缺乏身体活动等公认的早死风险因素更强的预测因子。
研究负责人阿比德米·奥泰库博士(Dr Abidemi Otaiku)表示:“我们睡眠中的大脑无法区分梦境与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噩梦常常会让我们醒来时满身大汗、喘不过气来、心跳加速——因为我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被触发了。”
“这种压力反应甚至可能比我们在清醒时经历的任何反应都更强烈。”
他进一步解释说:“噩梦会导致皮质醇水平长时间升高,而皮质醇是一种与细胞衰老加速密切相关的压力激素。”
“对于那些频繁经历噩梦的人来说,这种累积的压力可能对衰老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噩梦还会干扰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从而影响身体在夜间进行关键细胞修复和恢复的能力。”
“慢性压力和睡眠紊乱的综合作用很可能导致我们细胞和身体的衰老加速。”
研究发现,噩梦与加速衰老之间的联系在年龄、性别、种族或心理健康状况上都保持一致,显示出其普遍影响。
即使每月做噩梦一次,也与更快的细胞衰老和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相较于很少或从未做噩梦的人,这表明有必要在普通人群中减少噩梦的发生频率。
奥泰库博士表示:“好消息是,噩梦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简单的方法包括避免观看恐怖电影、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管理压力,以及寻求焦虑或抑郁的治疗,这些都可能有效。”
“对于那些噩梦频繁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人,他们可能需要咨询睡眠专家。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图像排练疗法(image rehearsal therapy),可以在家中进行练习。”
他进一步指出:“鉴于噩梦的普遍性和可调整性,它们应被更加严肃地视为公共健康问题。如果进一步研究证实噩梦对衰老和大脑健康具有因果影响,那么预防和治疗噩梦可能成为一种最简单且最具成本效益的人口层面延缓衰老的策略。”
这并非噩梦首次被发现与加速衰老有关。2022年发表在《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令人痛苦的梦境”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发现,中年人中“令人痛苦的梦境”发生频率越高,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也越高;而在老年人中,则与所有原因导致的痴呆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作者总结称:“令人痛苦的梦境可预测中年和老年认知正常人群的认知能力下降和全因痴呆风险,尤其是在男性群体中。”
“这些发现有助于识别痴呆高风险人群,并有助于制定早期预防策略。”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