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的某些鲜为人知早期征兆可能在夜间显现。(图片来源:盖蒂)
影响超过六百万美国人的这种毁灭性疾病的某些鲜为人知早期征兆可能在夜间出现。睡眠相关症状可能在其他指标显现前就发出痴呆症预警。
痴呆症是与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相关的综合征,主要影响65岁以上人群,其记忆困难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正常衰老现象。然而,认知衰退也会扰乱睡眠模式。阿尔茨海默协会指出,痴呆症患者可能出现特定睡眠障碍:
"痴呆症患者的脑部病变会影响睡眠质量与持续时间。患者可能出现夜间入睡困难、白天过度嗜睡等情况。他们可能难以入睡或夜间频繁醒来,清醒后仍感觉疲惫。长期睡眠障碍甚至可能加剧痴呆症状,给照护者带来极大困扰。"
该机构补充道:"55岁以上人群本就存在睡眠中枢退化问题,老人通常早睡且难以维持整夜睡眠。痴呆症患者可能出现四大特征:入睡困难、夜间多次惊醒、深度睡眠减少、总体睡眠时间缩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过程可能在确诊痴呆症前,甚至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就已发生。"
最新研究(发表于《神经学》期刊)显示,睡眠习惯可预示未来痴呆风险。研究发现日间过度嗜睡者患病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研究追踪733名女性五年后发现:
- 稳定睡眠组(43.8%)
- 夜间睡眠退化组(34.9%):夜间睡眠质量/时长下降、白天小睡增加
- 睡意增强组(21.3%):昼夜睡眠时长/质量显著增加
结果显示,睡意增强组女性患痴呆症风险是其他组的两倍。研究团队指出:"昼夜节律变化可作为百岁老人早期痴呆风险指标。" 其他研究也证实,睡眠过长或不足都会增加认知衰退风险。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指出早期常见征兆包括:
- 记忆力减退
- 注意力困难
- 日常任务障碍(如购物找零混淆)
- 语言障碍
- 时间/地点混淆
- 情绪变化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