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可能很快就能通过常规眼部检查,在记忆力衰退的临床表现出现数年前就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迹象。
由杰克逊实验室(JAX)开展的新研究发现,视网膜血管出现的细微扭曲和狭窄可能是预测痴呆风险的早期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在携带常见遗传突变的小鼠模型中,观察到其视网膜血管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高度相似。
这项发现建立在JAX实验室近十年的研究基础上,科学家已将特定视网膜细胞的变化与早期痴呆风险相关联。由于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且与大脑组织具有高度相似性,这为神经系统健康监测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视网膜实质上就是你的大脑,只是更容易被观察到,"JAX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艾琳娜·里根表示。她与加雷斯·豪厄尔教授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后者同时担任戴安娜·戴维斯·斯宾塞基金会的青光眼研究讲席。
研究团队重点观察了携带MTHFR677C>T基因突变的小鼠,该突变存在于约40%的人群中。六个月大时,这些小鼠的视网膜血管即出现扭曲、动脉狭窄和分支减少等变化,这些特征与血流障碍和认知衰退具有强相关性。
这些变化不仅局限于眼部。研究人员还观察到这些小鼠大脑皮层血管数量减少和脑血流量下降,证实眼部血管健康可能反映影响大脑健康的系统性问题。"我们在视网膜发现的血管扭曲现象,实际上提示了更广泛的系统性问题,"里根解释道。
研究还揭示了性别差异:12个月大的雌性小鼠血管密度和分支数量显著低于雄性,这与全球女性痴呆症发病率更高的现状相吻合。通过分析视网膜和大脑中蛋白质活性的异常,研究人员认为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引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关键因素。
目前研究团队已与缅因州北光阿卡迪亚医院的临床医生展开合作,验证在携带突变基因的人群中是否也能通过眼部检查发现类似变化。若研究结果得到证实,眼科医生可在认知症状出现前数十年就识别高危人群。
"50岁以上人群大多存在视力问题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里根指出,"如果我们能明确需要观察的血管特征,医生就可以建议患者提前20年接受进一步检测和干预。"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症与痴呆》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