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组织中微塑料积累速度迅速上升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brain tissue rising rapidly: Study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nationofchange.org美国 - 英语2025-08-26 05:03:06 - 阅读时长2分钟 - 804字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组织中的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肾脏和肝脏,且较八年前增长50%。研究发现痴呆症患者脑部微塑料含量是常人的10倍,虽然尚未确定因果关系,但揭示了微塑料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可能影响脑部微循环和神经元连接。研究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揭示了塑料污染对全球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人类大脑微塑料积累塑料污染脑功能影响痴呆症食物摄入暴露途径健康影响全球健康警报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组织中微塑料积累速度迅速上升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团队发现,人类大脑组织中的塑料浓度显著高于肾脏和肝脏,且较以往报告的睾丸和胎盘样本数据更高。

由药学院杰出教授马修·坎彭(Matthew Campen)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近八年来脑部微塑料积累量激增50%。这种增长趋势与全球塑料废弃物的增长曲线高度吻合。坎彭教授表示:"这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塑料污染的认知,这让问题变得格外个人化。"

研究显示,检测到的微塑料颗粒尺寸比以往观测值更小,仅相当于病毒大小的2-3倍。这类纳米级塑料碎片(约200纳米以下)已具备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但其具体进入机制尚不明确。在比较2016-2024年的脑组织样本时,研究人员检测出十二种不同聚合物成分,其中聚乙烯(广泛用于容器和包装制造)占比最高。

虽然塑料通常被视为生物惰性材料(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医疗应用),但研究团队提出警示假说:这些微塑料可能通过物理阻塞毛细血管、干扰神经突触连接,或促进痴呆相关蛋白异常聚集等机制影响脑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痴呆症患者脑组织中的塑料含量达到健康对照组的10倍水平,不过目前尚无法确认是疾病导致塑料沉积增加,还是塑料累积引发病理改变。

关于暴露途径,坎彭教授认为食物摄入(特别是肉类)是主要传播路径。研究团队在市售肉类中检测到显著塑料污染,并提出农业循环污染模型:塑料污染的灌溉水导致农作物富集,随后通过饲料-牲畜-粪肥回田形成生物放大效应。

康沃尔大学环境毒理学教授塔玛拉·加洛威(未参与该研究)指出,控制微塑料污染将直接降低人体暴露水平,这需要全球性的减排创新。研究作者在《自然医学》发表的《遗体脑组织中微塑料的生物积累》论文强调,亟需深入研究人体组织中塑料的暴露途径、代谢机制及其潜在健康影响。

坎彭教授最后警示:"我从未遇到过认为脑中存在大量塑料是正常现象的人,这些发现应当成为全球健康警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