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气污染危机正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激增,最新研究显示令人担忧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长期以来呼吁各国采取更严格措施应对污染问题,这种环境威胁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死亡。此前研究已发现,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最具危害性的空气污染物,可能与认知功能衰退存在关联。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首次系统研究PM2.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1999-2022年间11个州(包括加州、宾州等)602例痴呆患者尸检数据,结合居住地PM2.5年均浓度模型发现:
- 每增加1μg/m³的PM2.5暴露浓度,患者脑内tau蛋白和淀粉样蛋白扩散概率上升17%
- 高浓度PM2.5与更严重的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高度相关
- PM2.5浓度每升高1μg/m³,脑梗范围扩大风险增加16%
研究团队在《JAMA神经病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PM2.5暴露通过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病变(ADNC)机制,显著加剧认知功能损伤。"这种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燃木炉具,可穿透肺部进入血液循环,其直径小到肉眼不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存在局限性:未纳入运动习惯、吸烟等生活方式变量,也未检测二氧化氮、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效应。科学家建议开展更多基于人群的尸检研究以验证结论。
同期研究显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正以惊人速度增长。从1990年到2019年,新发病例增长148%,总病例数攀升161%。英国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预计将在20年内从90万激增至170万,这不仅与老龄化有关,空气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PM2.5污染每年导致700万人过早死亡,这种直径不足人类头发1/30的微粒,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杀手。研究团队呼吁加强环境治理,通过降低PM2.5浓度来遏制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趋势。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