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常见的健康问题,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其影响。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严重后果。为控制病情,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或增加运动——并配合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三类降压药物:ACE抑制剂、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疗效显著,已挽救无数生命。然而,尽管全球有数百万患者服用,研究人员对其潜在副作用的认知仍不完善。
为深入探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大型研究。首先,他们采用现代基因研究方法,精准定位了降压药物为降低血压而作用的体内蛋白质靶点。
随后,团队分析了约75万人的基因数据,筛选出天然具备与药物相同生理效应的人群——即其基因本身已产生类似药物作用的变化。
关键发现随之浮现:研究人员将目标蛋白质与近900种疾病关联分析(基于英国大型研究数据),发现某种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与憩室病风险升高存在明确关联。
憩室病指肠道内壁形成小囊袋的病理状态,在老年人中高发。虽部分患者无症状,但可能引发疼痛、出血或感染。
科学家推测,该药物可能干扰肠道肌肉的正常运动,导致食物通过速度减缓,进而增加肠道问题发生概率。
但研究团队特别强调:患者绝不可擅自停药,必须咨询医生。此项研究属于早期探索,需更多验证才能指导临床决策。
该发现为理解降压药对全身的潜在影响开辟新路径。研究者期待未来医生能更精准地平衡药物疗效与风险。
简言之,降压药对延长患者寿命至关重要,但所有药物均需持续深入研究。
本研究揭示了特定降压药与肠道问题的潜在联系,公众无需恐慌——如有疑虑请咨询专业医师,并切记在无医疗指导时切勿调整用药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