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免疫系统在慢性疲劳中的作用Research Uncovers Immune System Role in Chronic Fatigue | Mirage New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mirage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09-04 15:22:56 - 阅读时长2分钟 - 880字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子水平分析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存在先天免疫反应异常,揭示了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失调和组织损伤的关联机制,提出针对不同亚型的靶向治疗方案,包括二甲双胍、IL-37调节剂、肠道菌群干预等疗法,并发现多个潜在生物标志物。
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系统免疫反应代谢紊乱治疗方案ME/CFS长新冠莱姆病后遗症生物标志物精准干预
研究揭示免疫系统在慢性疲劳中的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CII)领导的多机构研究团队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肌痛性脑脊髓炎(ME/CFS)患者对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先天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这种反应在对抗感染时具有保护作用,但过度激活可能导致组织损伤。研究结果发表于《npj代谢健康与疾病》期刊,为开发针对性治疗方案减轻ME/CFS及相关感染后综合征(如莱姆病后遗症和长新冠)症状提供了分子机制依据。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纽约和加州的56名ME/CFS患者与52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绘制细胞代谢产物与蛋白质图谱。研究人员发现:

  • 细胞能量生产受损导致毒性代谢物积累
  • 脂质异常引发持续性炎症
  • 细胞外基质破坏促进炎症信号传导
  •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引发菌群移位
  • 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加剧疲劳症状
  • 铜依赖抗氧化通路紊乱导致氧化应激
  • 色氨酸-血清素通路失调影响认知功能

实验显示,在模拟感染刺激下,ME/CFS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IL-6水平显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45岁以上雌激素水平较低的女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基于分子特征分析,研究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1. 对先天免疫增强者使用二甲双胍、IL-37调节剂或雷帕霉素
  2. 针对肠道菌群失衡患者补充低聚果糖和普拉梭菌
  3. 代谢紊乱者采用12,13-二羟基-9-十八碳烯酸(12,13-diHOME)或GDF15中和抗体
  4. 色氨酸代谢异常者使用5-羟色氨酸或SSRI药物
  5. 肉碱缺乏者补充左旋肉碱
  6. 老年女性患者考虑雌激素替代疗法

共同第一作者Che Xiaoyu博士指出:"我们的发现证实ME/CFS患者的免疫应答存在分子层面失调。"资深作者Ian Lipkin教授强调:"尽管发病机制仍待阐明,但这项研究揭示了多个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分型诊疗和精准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该研究获得Hutchins家族基金会慢性疲劳计划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IAID grant 4U54AI138370)资助。研究团队声明无利益冲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