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2025年11月12日讯 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已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下属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250万美元资助,用于研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这项为期五年的项目由内科助理教授普贾·贾迪亚博士(Pooja Jadiya, Ph.D.)领导,重点探究不同类型心肌细胞如何处理线粒体内部的钙离子,这一过程可能驱动疾病发展。
HFpEF占所有心力衰竭病例近半数。在此类疾病中,心脏泵血功能正常但组织过度僵硬导致血液充盈不足,引发疲劳、肿胀和呼吸困难。当前治疗方案仍十分有限,且鲜有针对根本病因的疗法。
“多数人将心力衰竭视为单一疾病,实则存在不同类型,”贾迪亚表示,“HFpEF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正常,仅存在充盈障碍。现有疗法主要管理水肿或血压等表征症状,并未解决细胞或分子层面的致病根源。”
线粒体钙在线粒体能量生成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线粒体通道上的蛋白质调控钙离子流入量,当这些蛋白质功能异常时,钙水平将失衡。此类失衡在不同类型心肌细胞中可能呈现差异。
“心脏并非仅由肌肉细胞构成,”贾迪亚解释道,“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同样发挥关键作用,且能量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若某一细胞类型功能异常,将波及其他细胞。”
本研究将通过对比健康心脏与HFpEF患者心脏,检测三类细胞(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研究团队将针对性调整特定细胞类型的钙处理机制,验证纠正钙失衡是否能改善心脏功能。关键难点在于从同源组织中分离不同细胞的线粒体。贾迪亚团队将采用无害病毒作为标记工具,仅对目标研究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标记。
“借此方法,我们可直接从活体心脏组织中分离并分析特定细胞的线粒体,”贾迪亚称,“这是极为强大且精准的研究路径。”
若特定细胞类型显现更显著的钙调节紊乱,未来疗法可精准靶向此类细胞。“我们的目标是证明:以正确方式靶向特定细胞能逆转心力衰竭症状而不仅是控制症状,”贾迪亚表示,“若成功,将催生针对心肌细胞内部致病根源的疗法——这些疗法将帮助患者改善呼吸、提升体能,并享有更长的健康寿命。”
该研究挑战了线粒体钙问题均等影响所有心肌细胞的普遍认知。贾迪亚认为,各类细胞依据功能与微环境差异处理钙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效疗法必须考虑这些差异。“我希望人们铭记这项研究标志着我们开始将心脏视为不同细胞的有机共同体,而非单一器官,”贾迪亚总结道,“若能在单细胞层面治疗心脏,我们将发现更有效的疾病治愈与预防之道。”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