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障碍患者心血管预后恶化Cardiovascular outcomes worsen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心脑血管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美国 - 英语2025-09-05 21:32:38 - 阅读时长2分钟 - 914字
埃默里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健康障碍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50-100%,同时导致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增加60-170%,研究揭示精神与心血管系统间存在双向影响机制,并呼吁建立跨学科综合医疗体系改善患者预后。
心理健康障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预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PTSD压力机制多学科整合医疗
心理健康障碍患者心血管预后恶化

美国每34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当近半数美国人口患有某种形式的心血管疾病(CVD),另有四分之一成年人一生中会经历精神健康障碍时,这种重叠不可避免。埃默里大学最新报告显示,特定精神健康障碍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50-100%,而既有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风险增加60-170%。

发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的研究综述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差异。该系列研究旨在提高对四个群体心血管健康差异的认识:女性、老年人、少数族裔及精神障碍患者。

埃默里大学Viola Vaccarino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

  • 重度抑郁症增加72%心血管疾病风险
  • PTSD增加57%
  • 双相情感障碍61%
  • 惊恐障碍50%
  • 恐慌性焦虑70%
  • 精神分裂症近100%

研究显示这些疾病不仅增加患病风险,还会导致更差的预后(如再次入院风险提高)、更高的死亡率。例如,既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合并重度抑郁症,其死亡率将翻倍。

压力的生理机制

研究揭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PTSD与自主神经系统(ANS)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异常应激反应间的明确关联。ANS管理着肝脏、心脏、汗腺和眼部肌肉等器官的自主功能,同时调节这些功能的加速/减速及炎症反应。HPA轴则影响免疫反应和代谢,其失调会导致炎症增加、代谢异常、高血压、系统性血管阻力增强及自主神经系统僵化等慢性心血管风险。

社会决定因素与医疗质量

精神障碍患者在心血管诊疗中面临多重障碍:医疗可及性与支付能力不足、健康素养低下导致筛查和治疗延迟。临床研究中精神障碍常被排除在外,医疗体系中精神与躯体健康的割裂也加剧了问题。

未来方向

作者建议建立包含行为医学、精神健康与心血管的多学科整合医疗模式。Vaccarino教授强调:"这种共患病患者需要由专科医生、社工和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协作提供全方位照护。"

研究最终呼吁消除健康差异,保障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最高健康水平的权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