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提示,我们大脑的年龄相关变化可能解释了为何时间似乎随岁月流逝而加速。
科学家们可能更接近理解为何时间随年龄增长而显得流逝更快——通过分析人们观看经典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节目的脑部扫描数据,他们着手解答这一持久疑问。
在9月30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期刊的研究中,科学家调用了剑桥衰老与神经科学中心(Cam-CAN)的长期脑衰老研究项目数据。总计577名参与者曾观看老电视系列剧《希区柯克剧场》(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的节选片段——具体为名为《 bang! You're Dead》的八分钟剧集。当参与者观看该片段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被记录下来;这些扫描用于测量参与者大脑活动随时间的变化模式。
该特定片段被选中是因为先前研究表明,与其他视频相比,它能引发广泛观众最同步的大脑活动模式。这使其成为研究大脑如何划分和追踪事件进展的理想素材。
进行脑部扫描时,参与者年龄介于18至88岁之间。研究人员获取了这些现有fMRI记录,并使用所谓的贪婪状态边界搜索(Greedy State Boundary Search, GSBS)算法进行分析。
顾名思义,该计算机算法能检测大脑活动稳定模式间的转换。它以"贪婪"方式运作——即逐刻识别这些变化,而不考虑叙事在更长时间尺度上的整体结构。
在八分钟片段播放期间,年长参与者的大脑转换至新活动状态的频率较低,且这些状态持续时间较年轻参与者更长。此模式在18至88岁的全年龄段中保持一致。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这表明相同时间段内更长的[因而更少的]神经状态,可能促使老年人体验到时间流逝更快。"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时间理论相吻合:给定时间段内发生的显著事件越多,主观感受时间越长。新结果引发一种可能性——若老年人大脑在特定时间帧内记录较少"事件",或许正是时间飞逝感的原因。
尽管目前仅为假设,"这一现象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感知与记忆,包括主观时间随年龄加速流逝的感觉,我认为这非常合理,"未参与本研究的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神经科学家乔治奥·瓦洛蒂加拉(Giorgio Vallortigara)表示。
作者将老年人神经状态转换减少的观察归因于一种称为年龄相关神经分化减弱(age-related neural dedifferentiation)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随年龄增长变得特异性降低。例如,年轻人面部选择性区域的神经元群更特异地响应面部类别,而老年人中这些神经元群更频繁地对非面部物体激活。研究者提出,这种泛化——在更广泛神经元群层面而非单个神经元层面——可能适用于全脑,且使识别事件起止边界更为困难。
然而,神经分化减弱可能无法完全解释为何年长时时间飞逝。
波兰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大学(Maria Curie-Skłodowska University)语言学家乔安娜·萨杜拉(Joanna Szadura)研究语言如何塑造时间感知。她告诉《Live Science》,科学家的假设根基扎实,但补充道我们必须考虑每个人拥有两种时间尺度。
社会以线性方式将时间划分为小时、天和年,而我们的内部尺度遵循对数规律。例如,一年占五岁儿童迄今生命的20%,却仅占五十岁者生命的2%。因此,时间感知不仅取决于大脑中神经"事件"的数量,还取决于我们测量时间的内在非线性方式。
研究人员指出,老年人仍可能使时间主观感受更充实。
"学习新事物、旅行及参与新颖活动,可能有助于事后让时间感觉更延展,"荷兰拉德堡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研究员、研究合著者琳达·吉尔利格斯(Linda Geerligs)在电子邮件中告诉《Live Science》。"但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有意义的社交互动及带来快乐的活动,它们同样能贡献于更充实的时间感。"
斯拉瓦·阿马纳茨基(Slava Amanatski)是拥有临床心理学学位的自由科学撰稿人,专注于神经科学、感知及意识科学领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