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用于初级医疗场景的数字化认知测试系统。该项目负责人奥斯卡·汉森教授表示:"这种患者自主完成的数字测试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生对需进一步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理检测人群的甄别能力。"
核心进展:
- 研发的BioCog数字化认知测试专为初级诊疗设计,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筛查的第一道关卡
- 测试主要评估记忆能力,同时包含注意力等多项认知指标,可识别认知功能损伤。阳性结果者将进入血液检测流程,通过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确认是否存在脑部阿尔茨海默病理改变
当前诊疗困境: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痴呆主因,其新型疾病修饰治疗的出现对早期精准诊断提出更高要求。初级医疗机构受限于时间、资源和专业能力,难以像专业记忆门诊般开展全面检查。约30%的认知障碍主诉实际源于抑郁、疲劳等非神经退行性病因。
技术突破:
该数字化测试相比传统纸笔测试能捕捉更多维度数据,包括以往难以量化的新型变量。研究团队成员、临床记忆研究组博士生庞图斯·蒂德曼指出:"80%的记忆问题首诊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我们的测试可在更早阶段提供客观诊断依据,准确识别需进行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患者。"
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血液检测仅限于医院专科门诊,未来将逐步向基层推广。但不会对所有认知障碍患者普遍检测,而是先通过数字测试进行初筛。研究团队强调,15-20分钟的基层接诊时间难以完成传统评估,而数字化工具能通过客观认知测量显著改善这一状况。
测试特性:
患者使用平板电脑自主完成测试,主要评估:
- 记忆能力
- 注意力水平
- 认知处理速度
- 执行功能
临床记忆研究组工程师琳达·卡尔森指出:"BioCog的独特价值在于其针对基层医疗人群进行了验证,能有效结合血液检测结果提升诊断准确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