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s |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Physiology

认知障碍 / 来源:link.springer.com俄罗斯 - 英语2025-09-14 21:44:3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86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D)的鉴别诊断要点,涵盖其发病机制、临床-神经心理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应用。重点分析了非痴呆期认知障碍阶段的诊断标准,比较了脑脊液Aβ42/T-tau比率、白质高信号体积等特异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并提出整合神经影像学(如海马萎缩评分)与血管风险评估的多维诊断模型,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鉴别诊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生物标志物多维诊断模型健康痴呆病情延缓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

认知障碍(CD)是临床各专科普遍面临的难题。阿尔茨海默病(AD)与脑血管疾病共同构成重度认知障碍(痴呆)的主要病因。痴呆症状前常存在非痴呆性认知障碍阶段,此阶段的早期干预被认为能显著延缓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照护依赖。目前CD尤其AD存在明显漏诊现象,导致特异性药物治疗时机延误,影响预后。本文系统阐述AD与血管性C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神经心理学诊断方法,重点分析鉴别诊断标志物。

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AD的核心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神经斑块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而VCD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多发性梗死灶、白质高信号(WMH)及腔隙性病变。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AD早期以情景记忆损害为特征,VCD则更多表现为执行功能与信息处理速度减退。

生物标志物应用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显示,AD患者Aβ42水平显著降低(<600 pg/ml),T-tau/Aβ42比率升高(>0.52),而VCD患者此比率通常维持正常。影像学检查中,海马萎缩评分(HSAS)≥3分提示AD可能性,而脑室旁白质高信号体积>25ml更支持VCD诊断。最新研究发现,CSF可溶性TREM2水平升高对AD诊断特异性达89%。

多维诊断模型

建议采用包含以下维度的鉴别诊断流程:

  1. 临床评估:使用MoCA量表检测执行功能,FAB量表评估额叶功能
  2. 神经影像:MRI检测海马体积(正常值>4.5ml)、白质完整性(DTI显示FA值<0.45提示微结构损伤)
  3. 实验室检测:ApoE ε4等位基因检测(AD风险增加4-8倍)
  4. 血管风险评估:颈动脉超声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0.9mm提示动脉硬化)

早期干预策略

对于混合病理特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与血管保护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针对白质病变患者,控制血压(目标<130/80mmHg)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μmol/L)可延缓认知衰退。

参考文献(节选):

  1. Cherdak, M.A. 等,"俄罗斯联邦老年人认知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杂志》,124(4–2):5–11 (2024)
  2. Tijms, B.M. 等,"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蛋白质组学亚型分析",《自然·衰老》,4(1):33–47 (2024)
  3. Sachdev, P. 等,"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标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疾病杂志》,28(3):206–218 (2014)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