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在婴儿期最高,严重CHD死亡率显著高于非严重CHD
- STAR1研究分析了美国七州0-45岁患者的CHD死亡率
- 心脏原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血管疾病)是CHD患者主要死因
- CHD患者全生命周期均需专业护理及心血管预防措施
美国心脏协会2025年科学会议公布的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CHD)治疗领域仍需取得重大进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STAR1注册研究的最新发现,无论是严重先天性心脏病(sevCHD)还是非严重先天性心脏病(nsCHD),其死亡率在婴儿期均达到峰值。
尽管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影响约0.8%的活产婴儿,但技术进步已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随着更多CHD患儿存活至成年,该群体在成年期出现的并发症日益凸显。此外,尽管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美国关于死亡率的人口层面数据仍十分有限。
杜克大学艾莉森·莱文医学博士及其团队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HA)2025年科学会议上报告了STAR1研究结果。该研究基于美国人口数据,追踪了七州0-45岁CHD患者2010-2019年间的医疗记录,通过州死亡证明或出生缺陷登记系统获取死亡年龄及根本死因。
研究将死因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包括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心血管疾病、其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以及非心脏疾病。婴儿死亡率按每10万活产计算,非婴儿则按每10万人年计算。
研究最终纳入218,863名患者,其中21%为严重CHD。严重CHD和非严重CHD队列中,分别有43%和52%的患者在研究开始时为婴儿。研究期间3.2%的患者死亡(7175人),其中48%为严重CHD患者。严重CHD患者死亡率为7.6%,显著高于非严重CHD的2.1%。11%的严重CHD婴儿和2%的非严重CHD婴儿死亡,分别占各自严重程度群体总死亡的60%和55%。研究还发现非严重CHD的死亡率在全生命周期均低于严重CHD。
在提供死因数据的三个州(占非严重CHD死亡41%和严重CHD死亡40%),严重CHD队列的主要死因为心脏问题:年轻患者多由先天性心脏病导致,随年龄增长逐渐转为先天性心脏病与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复合因素。至41岁时,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合计占总死亡率的40%。
心力衰竭是最常见非先天性心脏病的心源性死因,其发生率从11-20岁组的每10万人9例升至41岁以上组的197例(P<0.05)。先天性心脏病在所有年龄段的非严重CHD患者中均构成死因,30岁以下患者主要死因为非心脏疾病,而30岁以上则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为主。
研究最终确认:两种CHD在婴儿期均存在最高死亡率,严重CHD死亡率始终高于非严重CHD,40岁以上患者中80%的死亡由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导致。
"这凸显了CHD患者全生命周期需要专业护理,并强调加强心血管预防措施的必要性,"莱文及其团队指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