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院的Yoichiro Otaki博士及其团队在《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显示,肾小管损伤(RTD)伴随贫血是全人群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该组合指标在死亡风险模型中展现出超越传统肾功能评估和心血管风险指标的预测价值。
这项基于社区的前瞻性研究纳入3464名40岁以上受试者(平均年龄63岁,11.5%患有贫血),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尿β2微球蛋白/肌酐比(UBCR,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评估肾功能。研究将RTD定义为UBCR≥300μg/gCr。
研究发现,尽管贫血患病率随eGFR下降而升高,但在无白蛋白尿的晚期RTD患者中尤为显著。经年龄、性别、BMI、合并症、eGFR和UACR校正后,UBCR仍与贫血风险显著相关(OR 1.244,95%CI 1.099-1.412;P=0.0005),而eGFR和UACR单独均未显示同等独立关系。
在中位随访6794天期间发生772例死亡。Kaplan-Meier分析显示,同时存在贫血和RTD的个体死亡风险最高。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RTD相关贫血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 2.049,95%CI 1.455-2.801;P<0.0001),该结论在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相关死亡的复合终点中保持一致。
RTD贫血的存在显著改善模型区分度,新增该变量后C统计量提升,并带来显著的净重新分类和判别改善。研究基线显示,RTD贫血患者较无贫血者呈现更低的eGFR、血清白蛋白,更高的脑钠肽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且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这些观察提示肾小管损伤、贫血与系统性代谢负荷间存在病理生理关联,RTD或可作为肾小球疾病的早期标志。
研究团队指出:"我们首次证实了RTD与贫血之间的密切关联。值得注意的是,RTD相关贫血不仅独立预测死亡率,还显著提升了对全人群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因此,RTD贫血可作为全因死亡率的可行标志物。"
参考文献:
Otaki Y, Watanabe T, Kato S, 等. 肾小管损伤相关贫血与全人群死亡率:Yamagata(Takahata)研究. Intern Med. 2025年8月7日在线发表. doi:10.2169/internalmedicine.5169-24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