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基础Neuroanatomy: The Basics - Dana Foundation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dana.org美国 - 英语2025-08-26 13:21:5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66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涵盖中枢神经系统的三大分区、大脑半球与四个脑叶的解剖定位、大脑皮质的沟回结构、灰质与白质的构成差异,以及连接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解析了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的语言功能定位,以及胼胝体在大脑半球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强调了神经科学研究从功能区隔向神经网络连接范式的转变。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大脑半球脑叶沟回结构灰质白质连接组学健康个体神经功能调控
神经解剖学基础

神经系统的复杂结构是人体的指挥中枢。这个特殊器官负责每个想法、每种情感以及绝大多数行为的调控。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在决策和指令发布中发挥关键作用。三百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大脑存在特化区域负责特定任务(如语言理解和生成、视觉与空间信息处理)。各部分精密配合实现感觉与知觉管理、信息处理及多样化行为启动,帮助我们理解周围世界。完整的神经解剖学讨论需要厚教材和详细插图,以下介绍基础内容。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传递信息的复杂网络,由连接脑与全身的神经和细胞组成。包含两个主要部分:

  • 中枢神经系统(CNS):由脊髓和大脑构成
  • 周围神经系统(PNS):遍布全身的神经和辅助细胞,与CNS通讯

中枢神经系统可进一步分为:

  1. 后脑(脑干下部)
  2. 中脑(脑干中部)
  3. 前脑(包含大脑半球)

另一种分类方式将CNS分为:

  • 脑干:控制自主过程(如呼吸、心跳),传导大脑信息至PNS
  • 小脑:协调平衡与运动,位于脑干旁
  • 大脑皮质:位于脑干和小脑上方,负责感觉、信息处理、记忆、学习和决策

健康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协同运作,实现从呼吸到阅读的各种功能调控。

大脑半球

大脑皮质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胼胝体(宽扁神经纤维桥)连接。尽管流行读物常强调大脑分工(右脑创意、左脑分析),但多数认知任务在双侧均有活动。语言功能是例外:

  • 布罗卡区(左脑):负责语言语法和句法
  • 韦尼克区(左脑):处理语言内容和语义

约30%左撇子的这两个区域位于右脑。其余区域近乎对称。

脑叶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主要脑叶:

  • 枕叶:后脑,主司视觉信息处理,含初级视觉皮层
  • 颞叶:太阳穴后方,声音(含语言)和部分记忆的处理中心
  • 顶叶:耳部上方,体感皮层所在地,处理触觉和空间信息
  • 额叶:眼眶上方皮层前部,人类区别于灵长类的关键区域,负责执行功能(推理、决策、感觉整合、计划和运动执行)

神经科学家常用脑叶定位脑活动区域,这些划分也反映功能差异。

沟回结构

皮质呈褶皱状构造,每道褶皱的外部凸起称脑回,内部凹陷称。人类大脑褶皱模式独一无二,但部分大型沟回有特定命名:

  • 外侧沟:分隔颞叶与额叶,其邻近的颞上回含初级听觉皮层(处理声音信息),韦尼克区也位于此
  • 中央沟等标志性结构帮助精确定位皮层特定区域

灰质与白质

神经元是脑的基本功能单位,其特殊分支(树突和轴突)通过突触(细胞间化学信息交换间隙)通讯。神经元不同部分构成脑的两类物质:

  • 灰质:含神经元胞体、树突及胶质细胞(支持细胞)
  • 白质:由髓鞘包裹的轴突构成。髓鞘是脂肪绝缘层,促进高效神经传导,赋予白质特征色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连接组项目数据显示,人脑白质纤维连接呈现复杂网络。信号传输方向通过颜色编码:红色(左右)、绿色(前后)、蓝色(上下)。

连接组学

脑的精妙配置通过神经环路实现感知、处理和行为调控。重要区域通过神经束(传导通路)强连接,神经科学家发现传统功能区隔研究已不足。当前研究聚焦神经连接,运用新技术追踪关键环路,揭示不同脑区协作机制。这种复杂连接模式称为"连接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