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现:
对于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为零但有症状的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升高与非钙化斑块风险增加及未来冠心病事件相关,这种关联在45岁以下人群尤为显著。
研究方法:
-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为非钙化斑块,零钙化评分可能掩盖年轻人群早期病变,延误预防措施
- 丹麦开展队列研究,纳入23,777名因疑似冠心病症状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成年人(中位年龄54岁,61%女性),所有参与者均表现为零钙化评分
- 通过影像学识别非钙化斑块,LDL胆固醇数据来自国家登记系统
- 中位随访7.1年,追踪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
- 整体11%参与者检出非钙化斑块,零钙化评分在45岁以下成人中最常见
- LDL胆固醇每升高1 mmol/L,非钙化斑块检出几率增加21% (调整比值比aOR 1.21;95%CI 1.16-1.27)
- 年龄分层显示,45岁以下成人风险最显著(aOR 1.39;95%CI 1.23-1.56)
- LDL胆固醇每升高1 mmol/L,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6%,冠心病风险增加28%,45岁以下人群风险增幅更大
临床建议:
研究人员指出:"在应用CAC评分指导治疗决策时(尤其针对年轻人),应考虑重复钙化评分评估以监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研究提示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年轻人,应独立于现有钙化评分降低LDL胆固醇以减缓斑块进展。"
研究来源: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Malene Højgaard Andersen团队的研究成果,2025年8月9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研究局限性:
尽管进行了混杂因素校正,但观察性研究设计仍可能存在残留混杂。多中心研究可能引入转诊、选择和报告偏倚。
利益声明:
研究获丹麦心血管科学院资助,部分作者声明与诺和诺德等药企存在财务关联。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