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5:年龄加速心律失常风险 健身水平提供保护作用

ESC 2025: Age Drives Arrhythmia Risk While Fitness Offers Protection - EMJ

国际会议英语心血管健康研究
新闻源:European Medical Journal
2025-09-05 03:26:34阅读时长2分钟624字
年龄心律失常健身水平心房异位室性异位健康人群心脏病预防衰老生活方式干预运动能力

研究揭示

最新研究表明,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心房颤动(AF)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而较高的健身水平可为心房异位提供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对2010-2022年间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运动负荷试验的1,151名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健康成年人进行分析,将异位搏动负担高于中位数或出现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等复杂心律失常者归类为高心房/室异位负担组。研究旨在明确年龄与健身水平对健康人群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

最终纳入分析的1,01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2岁,女性12%)中,32%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4%有房颤,6%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单变量分析显示,高心房异位负担与高龄、男性、高血压、较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较差健身水平相关;高室性异位负担则与高龄和eGFR下降相关。多变量模型证实年龄是心房异位(OR:1.08/岁,95%CI 1.06-1.11)和室性异位(OR:1.04/岁,95%CI 1.02-1.06)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健身水平每降低1单位,心房异位风险增加52%(OR:1.52,95%CI 1.11-2.04)。肾功能减退对两类异位均有轻度但持续的关联。图形分析显示心房心律失常随年龄线性增长,室性心律失常变化趋势更波动。

研究提示即使在无症状健康人群中,衰老对心律失常风险具有显著影响,而保持健身可抵消心房易损性。因此,预防心脏病学策略或需结合年龄筛查与生活方式干预以维持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Moses A等. 年龄与心律失常:健康人群早期风险因素识别.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Congress 2025), 2025年8月29日-9月1日.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