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急性治疗时间显著落后于缺血性中风:一项多中心观察性回顾研究Time to Acute Treatment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ags Significantly Behind Ischemic Stroke: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 Stroke

心脑血管 / 来源:www.ahajournals.org美国 - 英语2025-09-04 14:23:1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71字
本研究通过对美国11家综合卒中中心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脑出血患者从入院到接受降压治疗或抗凝逆转的中位时间分别为52分钟和131分钟,显著长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42分钟和93分钟。符合治疗时间标准的脑出血患者比例仅为53%(降压治疗)和37%(抗凝逆转),而缺血性中风患者对应比例达74%和47%。研究首次证实治疗延迟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升高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提示需建立类似缺血性中风的"时间就是脑"救治体系。
脑出血缺血性中风治疗时间降压治疗抗凝逆转死亡率预后标准化救治体系多学科协作质控体系
脑出血患者急性治疗时间显著落后于缺血性中风:一项多中心观察性回顾研究

研究摘要

研究背景:

缺血性中风(AIS)治疗时间目标的优化已显著改善预后,但脑出血(ICH)患者尚无类似研究。尽管ICH死亡率更高,但相关治疗时间指标尚未明确。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美国11家综合卒中中心2017-2022年数据,纳入符合治疗指征的1972例ICH患者(平均年龄67岁,女性43%)和5031例AIS患者(平均年龄69岁,女性49%)。主要终点:1)治疗时间 2)符合国家治疗时间标准的比例。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到达时间、NIHSS评分、收缩压和INR等因素后,比较ICH与AIS患者及时治疗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

ICH患者从入院到首剂药物的中位时间为52分钟(28-157),显著长于AIS患者的42分钟(30-63)(P<0.001)。符合6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ICH患者比例为53%,显著低于AIS患者的74%(P<0.001);抗凝逆转/血管穿刺时间达标率分别为37% vs 47%(P<0.001)。调整后分析显示,ICH患者及时治疗的可能性仅为AIS患者的74%(aOR 0.74,95%CI 0.61-0.89)。60分钟内接受降压治疗的ICH患者出院回家/康复机构的比例显著提高(aOR 7.48,95%CI 1.99-28.09)。

研究结论:

ICH患者治疗时间显著长于AIS患者。缩短降压治疗时间可改善ICH患者出院结局。

图文摘要

自发性脑出血的死亡率高达40%-50%且数十年未变,而缺血性中风死亡率持续下降。尽管针对缺血性中风已建立包括溶栓和取栓的"时间目标"质控体系,但脑出血尚无类似规范。本研究通过分析11家综合卒中中心数据,首次揭示当前ICH治疗存在系统性延误:仅37%患者在90分钟内接受抗凝逆转,53%患者在60分钟内接受降压治疗,显著低于缺血性中风的溶栓(74%)和取栓(47%)达标率。研究发现治疗延迟与死亡率升高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提示建立标准化救治流程的必要性。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2022年美国11家综合卒中中心的ICH(接受降压治疗或抗凝逆转)和AIS(接受溶栓或取栓)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ICH患者收缩压150-220mmHg,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

数据收集:

通过各中心GWTG数据库获取人口学和临床数据,包括基线特征(年龄、性别、种族)、入院数据(NIHSS评分、收缩压、INR)、治疗数据(药物使用时间)和出院数据(mRS评分、出院去向)。

统计分析: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治疗时间,χ2检验比较达标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结果

人口学特征:

纳入患者总数7003例,其中ICH 1972例,AIS 5031例。ICH患者更可能为亚裔/西班牙裔,入院NIHSS评分更高(12 vs 10,P<0.001),住院时间更长(7 vs 4天,P<0.001),出院mRS更差(4 vs 3,P<0.001),院内死亡率更高(27% vs 12%,P<0.001)。

治疗时间比较:

  • 从入院到首剂药物:ICH 52分钟 vs AIS 42分钟(P<0.001)
  • 60分钟达标率:ICH 53% vs AIS 74%(P<0.001)
  • 90分钟达标率:ICH 37% vs AIS 47%(P<0.001)
  • CT解读到治疗时间:ICH 18分钟 vs AIS 10分钟(P<0.001)

预后分析:

60分钟内接受降压治疗的ICH患者出院回家/康复机构的可能性提高7.48倍(95%CI 1.99-28.09,P<0.01)。90分钟内接受抗凝逆转的ICH患者死亡风险降低51%(aOR 0.49,95%CI 0.24-0.99,P=0.046)。

研究讨论

核心发现:

  1. 当前ICH治疗存在显著延误,仅半数患者在60分钟内接受降压治疗
  2. 治疗延迟与死亡率升高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3. 缺血性中风救治体系的成功经验可为ICH提供借鉴

临床意义:

  1. 建立"脑出血代码"体系,设定60分钟降压和90分钟抗凝逆转的目标
  2. 强化多学科协作,优化影像诊断和治疗流程
  3. 开发标准化救治方案和质控体系

研究局限:

  1. 回顾性研究固有的选择偏倚
  2. 非GWTG标准数据项存在缺失
  3. 未纳入社区医院数据,结果外推需谨慎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揭示脑出血患者治疗时间显著长于缺血性中风患者,且治疗延迟与死亡率升高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建议借鉴缺血性中风救治经验,建立标准化脑出血救治体系,通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