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显示,美国2023-24年mRNA新冠疫苗对65岁以上人群具成本效益,在特定情景下对年轻成年人亦有效。该研究由密歇根大学牵头,通过模拟分析比较接种与未接种人群的医疗结果,纳入了2023-24年季节两种mRNA疫苗的免疫效果,并评估了6个月后追加第二剂的策略。
研究成本计算涵盖:因有症状感染导致的门诊或住院直接医疗费用、就医时间成本、疾病或疫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的生产力损失。疫苗成本包括更新版mRNA疫苗的直接费用、管理费用及接种者时间成本。研究作者指出:"需评估2023-24年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的经济合理性以支持政策决策,2024年2月开展的第二阶段研究验证了追加剂次的增量健康效益和成本效益。"
第二剂仅对高危老年人有效
疫苗预防的住院病例从18-49岁人群的每10万人39例到65岁以上人群的391例。预防死亡数则从18-49岁每10万人1.4例到65岁以上43.4例。各年龄组预防感染数相似,18-49岁和50-64岁人群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分别为每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115,588美元和25,787美元。65岁以上人群接种具有成本节约效应,第二剂仅对高危老年人有效(每QALY不超127,105美元/剂,疫苗成本≤50美元)。
全人群接种或具成本效益
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显示,18-49岁人群ICER随疫苗单价、有效性及住院概率变化达15万美元/QALY,但50岁以上人群参数变化耐受性更强,ICER范围从成本节约到83,902美元/QALY。研究指出:"当疫苗有效性在全部终点设为上下限时,18-49岁人群每QALY获益45,376至435,886美元,50-64岁从成本节约到199,830美元,65岁以上从成本节约到51,782美元。"
敏感性分析还显示,有症状疾病概率从50%降至10%显著影响18-49岁人群,住院风险增加2-4倍作为高风险代理时各年龄组ICER显著改善。研究建议:"随着新冠疫苗证据体系和疾病负担快速演变,需持续更新经济评估。特别需要高质量数据评估疫苗安全有效性,测算儿童青少年疾病负担,并深入研究长新冠的健康影响和相关成本。"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