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大学开展的毛伊岛野火暴露研究(MauiWES)表明,经历毁灭性野火灾害两年后,幸存者身心创伤仍持续存在,但社区支持网络正成为重要康复力量。这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开放》的研究跟踪调查了1174名成年人,发现尽管许多人持续报告健康症状,拥有强社交支持的群体展现出更显著的心理韧性。
主要发现
- 持续健康影响:47%受访者在火灾一年后仍出现疲劳、呼吸困难及眼部刺激等残留症状
- 肺功能损伤:受测者中22%肺活量低于正常标准,火场周边居民平均肺活量较外围群体低6个百分点
- 心理健康恶化:抑郁筛查阳性率升至50%(灾前30%),25%人群出现焦虑症状,4%报告自杀倾向
研究指出,即使面临严重火灾暴露,社交支持能带来显著改善:
- 月均健康不良天数减少5天
- 抑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
"邻居和家人不仅是情感慰藉,更是康复支柱,"研究联合负责人、夏威夷大学健康经济学教授鲁本·华雷斯(Ruben Juarez)强调,"灾后重建不仅要修复房屋,更要强化维系健康的社交纽带。"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支持对生理健康改善有限,凸显持续临床护理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建议建立包含生物监测、健康筛查、社区心理干预的综合体系,尤其需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长期追踪。
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资助的研究提出应对气候灾害的行动框架:将长期健康监测与文化适配的心理支持相结合。作为跨学科合作成果,研究整合了夏威夷大学经济研究组织(UHERO)、约翰·伯恩斯医学院及毛伊岛学院的科研力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