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补充剂或可改善肠道健康并预防结肠癌Magnesium supplements may aid gut health and cancer prevention

硒与微生态 / 来源:newatlas.com美国 - 英语2025-09-21 19:34: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77字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最新临床试验表明,镁补充剂能通过提升特定肠道菌群抑制结肠癌发展,但效果受基因和性别影响。研究发现无TRPM7基因错义变异者(尤其是女性)补充镁后,普氏粪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增加,使锯齿状息肉风险降低85%;而携带该变异者效果相反。该成果为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营养干预提供依据,但需注意研究样本以美国田纳西州白人为主且周期较短,结论尚需更大规模验证。
镁补充剂肠道健康结肠癌肠道细菌维生素DTRPM7基因错义变异女性精准营养预防
镁补充剂或可改善肠道健康并预防结肠癌

一项新的临床试验表明,镁补充剂可能通过提升特定肠道细菌来预防结肠癌——但效果因个人基因和性别而异。

结肠镜检查作为监测工具的普及已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然而尽管如此,它仍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因。

由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VUMC)主导的新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镁补充剂能增加可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肠道细菌。VUMC医学教授、该研究通讯作者戴琪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表示:“我们先前研究表明,当维生素D水平较低时,补充镁可提升血液维生素D水平。当前研究进一步揭示,补充镁还能增加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已被证实可在无光照条件下于肠道内合成维生素D,并局部抑制结直肠癌发展。”

阳光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对强健骨骼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结直肠癌存在关联。在本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240名有结直肠息肉病史(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的参与者。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服用个性化镁补充剂或安慰剂12周。口服镁剂(甘氨酸镁)剂量基于参与者的钙镁摄入比(通常建议重量比为2:1)。

研究人员在干预前后收集了粪便样本、直肠拭子、直肠组织和血液样本。他们重点观察了两种肠道细菌——马尔他卡诺杆菌和普氏粪杆菌,此前动物实验表明它们有助于在肠道内产生维生素D并抑制癌症发展。同时检测了TRPM7基因(人体镁调节关键基因)的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补充效果。TRPM7可视为细胞中的“镁离子通道”,若其功能异常,人体及肠道的镁水平将难以有效调控。

研究中,科学家特别关注一种称为“错义变异”的基因变化。DNA遗传密码由“字母”组成,单个字母的改变称为变异。错义变异指这种微小DNA变化导致氨基酸结构单元被替换。在TRPM7基因中,研究聚焦于蛋白质第1482位氨基酸从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的错义变异。这类似于锁钥系统中更换一个零件:蛋白质仍能工作,但效率可能降低。

研究发现:无TRPM7错义变异者(正常TRPM7)补充镁后反应良好,马尔他卡诺杆菌丰度显著提升,普氏粪杆菌略有增加。这种效果在女性中最为明显,提示雌激素等激素可能发挥作用。而携带TRPM7错义变异(Thr1482Ile)者补充镁后,这些细菌有时反而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菌群增加未能解释维生素D水平上升,表明镁可能通过微生物组和直接代谢两种独立机制作用于维生素D。

后续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组织活检显示,普氏粪杆菌水平最高者新发息肉风险比最低者高2.8倍(近三倍),该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马尔他卡诺杆菌水平较高者,锯齿状息肉(较罕见但癌变风险更高且进展更快)风险降低约85%,但该结果仅“边际显著”,需谨慎解读。粪便样本中两种细菌与息肉风险未呈现明确关联。

本研究存在局限:校正多重比较后,普氏粪杆菌增加的统计显著性消失;未鉴定具体起效的细菌菌株(效果可能因菌株而异);微生物变化以相对丰度(占总菌群比例)衡量,绝对数量可能未变;参与者多为美国田纳西州高龄白人,代表性有限;12周试验周期较短,长期效果未知。

尽管如此,研究提示镁补充剂可能有助预防结直肠癌,尤其对女性及无特定TRPM7基因变异者。这为“精准营养”策略提供可能——通过基因检测筛选最受益人群。但转化为临床建议前仍需更多研究。

该研究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

消息来源: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

【全文结束】